觀影、逛展、看演出……文化活動扮靚雙節“佳”期

熱門影片《奪冠》《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火熱上映,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廳觀衆絡繹不絕,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排演的《雷雨》場場爆滿……今年“黃金週”,國慶逢中秋。大銀幕佳作雲集博物館珍品薈萃、舞臺上好戲連臺。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在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加快了影市文博和演出市場文化文藝事業的復甦。

影市回暖 大銀幕佳作雲集

“想去電影院看《奪冠》,回到上世紀80年代,看看女排姑娘怎樣訓練。”“《奪冠》很燃,女排精神太讓人熱血沸騰了!”9月25日,《奪冠》率先“發球”,影片上映僅5天,票房就超過2億元,今年“國慶檔”迎來開門紅。

“今年國慶檔對於中國電影、中國電影人來說都有特殊的意義,可能會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令人難忘的一筆。”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在接受人民網文娛部採訪時表示,中國電影市場的內生動力很強,“國慶檔”點燃了觀衆的觀影熱情,將持續釋放影市活力。“我相信,今年國慶檔電影會有強勢表現,進一步恢復對中國電影未來新發展、新格局、新氣象的信心。”饒曙光說。

隨着影院上座率恢復至75%,中國電影市場加速了回暖的步伐。除了提前上映的電影《奪冠》,多部類型佳作各具亮點,掀起全民觀影熱潮。

多部電影在國慶假期上映

作爲2019年國慶檔熱門影片《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依然衆星雲集,通過五個短片呈現中國在脫貧攻堅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勾連全民的家鄉情感;動畫電影《姜子牙》因“哪吒”的大獲成功也備受矚目,經過四年制作,將充滿想象力的“中國風”呈現出來;知名導演唐季禮聯手成龍、楊洋、艾倫打造的動作喜劇《急先鋒》,上演了驚險的動作場面,給影迷帶來震撼的視覺享受;有“農村版《中國合夥人》”之稱的《一點就到家》,講述了三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從大城市回到家鄉創業的故事,開啓了極具青春氣息的夢想之旅。

“今年國慶檔電影實現了新的突破,不僅類型多樣,也更接近大衆審美趣味。”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周星表示,“《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具有泥土氣息和喜劇色彩;《急先鋒》體現了大片的價值,助推動作片走向國際影市;《奪冠》中女排勇於拼搏、絕不服輸的精神,既是我們對歷史的關照,更是我們當下心聲的表達。”

“國慶檔”迴歸電影本質,以優秀影片講好中國故事,在更廣泛的層面上與觀衆實現了共情、共鳴、共振。從佳片雲集、好評不斷的國慶檔看中國電影,入目皆是迎接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春天”的信心。

線上線下 文博課堂趣味足

雙節“佳”期,各大博物館和遺址公園等文化地標也成爲遊客心中的熱門“打卡地”。在限額預約、健康碼查驗、分時段參觀等多措並舉保證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博物館照常對外開放。

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內,很多家長帶着孩子一同觀展,與孩子一同上了一堂別有趣味的“文史課”。爲了滿足公衆的觀展需求,湖南博物館上調了每日觀衆預約限額,將原定週一的閉館日延至假期以後,獲得參觀羣衆的好評。

國家博物館“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展覽現場。人民網 孟麗媛

熱門“打卡地”故宮更是早早進入了“搶票模式”。常設展之外,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以及瓷都、故宮珍貴瓷器“大PK”等特展可憑門票“一票通行”。精品展覽“扎堆”開幕,前來參觀的遊客直呼“不虛此行”。

展館太火爆,沒搶到票咋辦?別擔心,雲端展廳、5G和直播等新技術讓文博愛好者足不出戶也能暢享精彩展覽。節前,10餘家文博單位還聯合推出了以“文物的時空漫遊”爲主題的“互聯網+中華文明”數字體驗展,讓觀衆在家就可以瞭解近百件國寶級文物的“前世今生”。

室內精美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室外遺址公園也備受青睞。國慶假期,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行AR智慧導覽體驗活動,遊客可以在遺址上看到模擬復原的“遠古建築”,體驗世界文化遺產的千年積蘊;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則特別推出了漢風贛味鐘鳴海昏、觸摸大漢文明等體驗活動,讓遊客在互動中感受海昏文化的豐富多彩。

迎國慶、賀中秋,各地文博機構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不僅爲雙節假期增添了濃郁的文化氣息,也讓人們在文化之旅中切實領略到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好戲連臺 演出市場熱起來

9月30日晚,北京交響樂團特別委約中外作曲家創作的抗疫作品《奔跑的勇士》《武漢2020》以及貝多芬《C小調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四樂章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拉開了國慶中秋假期演出季的序幕,也同時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致敬,賦予了全球人民戰勝疫情的力量。

“我愛你,中國”2020國家大劇院國慶音樂會

9月,文化和旅遊部先後印發《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演出市場繁榮發展的通知》《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四版)》。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全國共開放劇場1162家,佔總數的53.87%。

疫情防控持續向好以及政策支持下,觀衆對文化演出有了更高的需求,長達8天的國慶中秋假期更被視爲行業復甦的“黃金期”。僅就北京來說,北京京劇院“中秋佳節・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傳遞傳統戲曲魅力,國家話劇院復產復工後首部新創劇目《那拉提戀歌》展現時代精神,北京人藝《雷雨》致敬曹禺誕辰110週年……這個假期將有400多場文藝演出,精彩的演出節目豐富了觀衆的假期文化生活,也爲演出市場復工復產再添“一把火”。

日前,文旅部發布了《第四版劇場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其中規定可“按照科學有序原則,優先放開室外舉辦的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國慶黃金假期,具有沉浸體驗感、大量音樂人同臺演出的線下音樂節也頗受青睞。草莓音樂節、成都仙人掌音樂節、上海國潮音樂嘉年華等20多場音樂節“搶灘”國慶假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音樂節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甚至直接由政府主辦。音樂節不僅爲樂迷提供休閒去處,更成爲一張吸引廣大年輕人到來的城市名片。

“好戲連連”的國慶假期將繼續增強羣衆消費意願,提振行業信心,進一步釋放演出市場活力,在多方作用下共同推動演出市場繁榮發展。

去影院看一場講述中國故事的好電影,與家人爲伴“打卡”文化地標博物館,在音樂節點燃青春的激情與活力……在今年的國慶中秋雙節長假中,各地集中組織開展的文化活動“點亮”了人們的休閒生活。當中秋遇上國慶,當闔家團圓遇上祖國富強,“文化”始終貫穿其中,引領時代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