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小學童花4個月培育小黃瓜新品種 「官甜1號」盼年底量產

臺南市官田小學童在食農老師鄭興陸指導下,花了4個月時間研究數種小黃瓜品種培育新的「官甜1號」小黃瓜,希望12月就可以大規模種植及量產。(劉秀芬攝)

臺南市官田國小學童在食農老師鄭興陸指導下,花了4個月時間研究數種小黃瓜品種,培育新的「官甜1號」小黃瓜,希望12月就可以大規模種植及量產。(劉秀芬攝)

臺南市官田國小學童在食農老師鄭興陸指導下,花了4個月時間研究數種小黃瓜品種,培育新的「官甜1號」小黃瓜,希望12月就可以大規模種植及量產。(劉秀芬攝)

臺南市官田區不僅出產菱角,小黃瓜也是在地特產之一,官田國小結合食農教育,在食農老師鄭興陸指導下,學生花了4個月時間研究數種小黃瓜品種,研發「抗病菌好」、「產量高」及「方便種植」的品種,並命名爲「官甜1號」,希望12月就可以大規模種植及量產。

官田國小請鄭興陸以他專業與無毒小黃瓜溫室栽培經驗教導學生進行「官甜1號」小黃瓜育種。校長王全興表示,在育種之前校方先安排學生閱讀小黃瓜文獻報導,同時結合和食農老師專業實務經驗的對話,以專題方式進行探究,親自體驗不同的栽培和管理方式。

學生們21日在食農老師指導下進行授粉,親自進行新品種的育種,有人過程中有一些緊張,手還稍微顫抖,但輕輕撥開花瓣,先尋找公株,再放在柱頭上沾兩下,便大功告成。

李家緯同學表示,授粉雖然只有幾分鐘,但「官甜1號」小黃瓜專題研究已經整整花了4個月進行研究,校內網式空間早已經成爲他在校園中最常去的地方,非常高興能夠順利完成。

鄭興陸說,目前小黃瓜大多數都由日本進口進來的,而學生研發「官甜1號」小黃瓜品種,希望能夠符合「抗病菌好」、「產量高」及「方便種植」這3個特色,學生滿滿期待新品種可以在官田區,甚至在別的地方都喜歡這一個品種及栽種

王全興表示,學生自行育種的新品種小黃瓜,主要是瓜形漂亮,產量也很好,能夠「抗露菌病白粉病」,學生親自構想、創新,以自然科學專題探究方式,解決日常生活中遭遇問題,相當具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