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變客地 何處是歸途(上)

作者父母1992年遊盧溝橋留影。(作者提供)

我的父母來自於大陸,在臺灣生活了六十多年,最後終老於臺灣;重閱父母日記,看那熟悉的筆跡,不禁悲從中來,益加懷念父母,並慶幸自己能生長在臺灣,過着安居樂業的生活,與歷經戰火洗禮,離鄉背井的父母一代相比,我們這一代實在是太幸運了。

1948年,父母在瀋陽父親任207師少校教官,其時遼瀋戰役已開打,根據母親當年10月9日的日記,「兩日之間去(瀋陽)北陵機場相候,竟在10月9日晚安北平(原注:飛機上無憂喜之感)」;蓋當時爲運送物資,每日有多架飛機自北平飛瀋陽,返航機位易購,父親雖在軍中服役,但非戰鬥人員,長假即準,實則軍心渙散,無能爲矣。後瀋陽於11月2日失陷。

避難過程 千鈞一髮

11月16日母親離開北平去至天津,於12月6日由天津搭船去上海,「8日午後二時,行李同艙者爲我拿到甲板上等候,並眺望將抵滬之附近風光,當時深感到天連水,水連水,汪洋一片,竟不知作何感於心中」。其時平津戰役已開打,天津於1949年1月15日失陷。

母親離開上海後與父親團聚於南京,父親時在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政工處任職;1949年4月21日國共和談破裂,當天「晨奉令政處遷滬」,「晨間軍車出發,經中山門駛向下關車站,見站崗憲兵怒目以視,火車抵滬後,京滬路即斷」。22日晚,共軍渡過長江,23日,南京淪陷。

1949年5月24日共軍攻入上海市區徐家彙,午後警總政工處長告知,願撤退者即準備行動,避難臺灣;母親時往市區,父親候之未歸,非常着急外出尋找,正失望中,母親忽然歸來,急提行李至總部登車,駛往吳淞登艦(登陸艇),艦即啓行,繼之者即發生搶登情形,有落水者,有失落者。是日母親日記「午間去醫院看病,然後到街中一遊。豈知總部即擬撤退,永敬急得萬分,幸五時過而我返,於是共乘大卡車吳淞口,當晚登船。」出吳淞口,艦上燈火熄滅,崇明島上有炮戰艦身振動,人皆潛艙中,經舟山停泊數日,30日午後抵高雄港。27日,上海淪陷。

父母從瀋陽、北平、天津、南京、上海一路避難到臺灣,搭乘的交通工具有飛機、軍艦、火車及汽車等,過程曲折而幸運,到臺灣後,不需再避難,從此可過安穩的生活。

濃濃思鄉

1987年7月,臺灣宣佈解嚴,隨即准許臺灣老兵及居民往大陸探親,父母於1990年首次回大陸,在7月23日由上海飛瀋陽,母親之故鄉也。一別四十二年,至瀋陽上空,母親激動流淚,聞廣播,雲停機坪有人迎接母親,迨下機,見母親之長外甥女在等候,幾不敢識,離別時,尚爲十餘歲少女,今已花甲祖母矣,激動之情,爲父母回大陸來首次之體驗;外甥女哭着說,想不到這輩子還能見到老姨(母親在姐妹行中居第四,末位老幺,曰「老」),真是造化弄人。

父親祖籍爲安徽定遠,在1999年二度回鄉祭祖,於當年4月2日回到定遠縣池河鎮時,先至「父母之墓,即下車,後並致贈長輩,同輩各500元,晚輩200元,然以人多,爲數可觀矣。」但部分族人認爲父親不應先掃墓而後探望彼等,進而出言不遜,沒有禮貌,父親心冷矣;父親回鄉,本擬重溫親情,回味童年舊夢,未料有此冷酷局面。母親說:從此再無意陪父親回鄉矣。蓋大陸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社會的倫理道德傳統遭受極大傷害,慎終追遠的觀念消失不見,所以纔會導致人性如此扭曲變化。

1996年,臺灣首次民選總統引爆臺海危機,解放軍進行導彈射擊演習,一時風聲鶴唳,幾有大戰之慮;父母當時在大陸旅遊,友人勸父母就留在大陸,避避風頭好了,但母親說兒孫輩都還在臺灣,怎麼放心的下,「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臺灣已變成父母的家鄉了。

遊覽大陸 牽動記憶

在父親的日記中,常可見到父親遊覽大陸之痕跡,如1992年「遊盧溝橋,參觀抗戰紀念館,適播放《義勇軍進行曲》,此正餘在抗戰時就讀安徽第十一臨中時,早晚集合點名,必唱此曲。今再聽之,突引起餘之當年回憶」;1995年去昆明旅遊,此爲父親於1944年抗戰末期從軍之地,「此次舊地重遊,適距五十年,昆明市容全變」;1998年9月參觀東北松花江時,「正值水災後未久,江岸尚堆沙包,高有數尺,餘攀登之,極目眺望,憶少年時常唱《我的家在松花江上》」;1999年4月住南京時的「時值暮春,江南草長殊值留戀」;6月時遊滁州醉翁亭及琅琊寺,與「1937年夏,餘就讀滁州中學時,曾遊醉翁亭及琅琊寺,迄已六十二年矣,此次重遊,與當年之記憶,頗不相同,當年優雅之印象,似未重現」;7月時,遊昭陵(俗稱北陵),爲瀋陽之名勝。「1946-1947年餘就讀東北大學時,校址即在北陵,餘與文桂及友好常來此遊玩,並在石雕前留影」;2002年10月「至南京小住,時值秋高氣爽,盛產大閘蟹,味美價廉」;2008年遊北平東安市場「重溫數年前舊遊之地,尋找清末、民初馳名之商號及商品,不復見矣,失望而回」;2011年10月訪定遠故鄉,定遠高鐵站「距餘故鄉四戶蔣三公里,下午由縣臺辦陪同繞縣城一週,舊市區雜亂,新市區整潔遼闊,多新式建築」;2016年1月,父親參加南京大學「中國對日抗戰研究協同和創新中心」研討會,感覺「南京之行,正值寒冬,雖甚寒冷,得以欣賞多年不遇冰天雪地之景,心情大爲舒暢」;2017年7月經過江北,見到遍地的白蘆葦,勾起兒時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