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像遭"濃妝" 四川文物局調查:彩妝已見脫落

(原標題:迴音|古佛像遭“濃妝”,四川文物全面調查彩妝已見脫落)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8月6日報道了四川省安嶽縣宋代造像遭重繪一事,當地“安嶽發佈”表示,這些造像多爲上世紀90年代當地羣衆自發彩妝所致。國家文物局此後下發通知,要求四川省文物局立即開展全面拉網式調查,全面加強有效管理,強化日常監管巡查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日前,四川省文物局派專人前往涉事地點對摩崖石刻類文物開展了全面的實地勘察,瞭解古代石刻佛像被“濃妝豔抹”的真相。調查人員稱,部分造像的彩妝已有脫落。

四川省文物局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國家文物局要求,從多方面加強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文物巡查制度,梳理管理漏洞,完善保護措施,提高文物安全防護意識,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四川省安嶽峰門寺古代石刻造像重繪前後對比

經四川省文物局專業人員現場調查確認,涉事地區現有石刻造像類遺址13處,大部分在20世紀80年代被公佈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當地羣衆自發捐資“妝彩重塑”,當時地方文物部門進行了及時制止;2006年至2013年間,這批石刻造像大部分被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間地方文物部門切實履行了監管責任,規範民間宗教活動,未發現“妝彩重塑”現象。各點情況如下:

慧巖摩崖造像位於資陽市安嶽縣,現有龕窟18個、造像83尊、碑刻題記13通,主要爲南宋造像,於1985年被公佈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經覈實,該造像妝彩重塑爲20世紀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由當地羣衆自發捐資進行。2012年,該處已聘請專職文保員進行日常維護,安嶽縣文管所已聯合當地民宗部門對淨慧巖摩崖造像的宗教活動進行規範。近年來未發現妝彩重塑現象。

木魚山摩崖造像位於資陽市安嶽縣,共有摩崖造像770尊,主要開鑿於中晚唐。於1985年被公佈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經覈實,該處造像妝彩重塑爲1986年由當地羣衆自發捐資進行。2007年,該處已聘請專職文保員進行日常維護,近年來未再次發生妝彩重塑事件

玄妙觀摩崖造像 位於資陽市安嶽縣,共有摩崖造像1293尊、唐碑4通、碑刻經文1卷,集中開鑿於盛唐至中唐時期。於1985年被公佈爲安嶽縣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佈爲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覈實,該處造像在“文革”時期受損較重,1993年由當地羣衆自發捐資對該造像進行妝彩重塑,縣文管所及時制止。除老君龕主像被補修妝彩之外,其餘文物造像均未妝彩重塑。2006年,該處已聘請專職文保員進行日常維護,並對玄妙觀摩崖造像安裝監控報警設施,加強日常監護。近年來,玄妙觀摩崖造像並未再次發生妝彩重塑事件。

1993年遭重繪的玄妙觀摩崖造像現狀

庵堂寺摩崖造像?位於資陽市安嶽縣,共有摩崖造像345尊,碑刻題記13處,主要開鑿於晚唐五代時期。該處造像於1985年公佈爲安嶽縣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經覈實,該處造像的妝彩重塑於1985年由當地羣衆自發捐資進行。當時縣文管所瞭解到情況後,及時進行了制止。除觀無量壽經變、十六羅漢、三身佛、千手觀音等幾龕被妝彩重塑外,其餘造像均未妝彩重塑。2007年,該處文物保護單位已聘請專職文保員進行日常維護。近年來,庵堂寺摩崖造像未再次發生妝彩重塑事件。

1985年遭重繪的庵堂寺摩崖造像現狀

峰門寺摩崖造像?

網上所稱“封門寺摩崖造像”實名應爲峰門寺摩崖造像,位於資陽市安嶽縣,開鑿於南宋,現存摩崖造像3龕23尊。1988年被公佈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6月,當地羣衆自發捐資,在峰門寺修建保護房30餘平方米並聘請當地工匠對龕內造像進行重繪。當縣文管所工作人員趕往現場時,主尊造像已被重繪,工作人員隨即對其餘造像重繪進行制止,並對羣衆加強文物保護宣傳,安排當地羣衆對峰門寺進行看護。除主尊造像外,其餘造像均保持原狀。2001年,縣文管所改製爲文管局後,立即落實專職文物管理員對峰門寺等縣級以上文保單位進行看護,近年來未出現造像重繪現象。

1995年遭重繪的峰門寺主尊造像現狀

1995年遭重繪的峰門寺主尊造像,局部彩繪脫落稍露原貌

千佛寨摩崖造像位於資陽市安嶽縣,共有造像3061尊,唐碑3通,題記26則,主要開鑿於盛唐至南宋時期。於1956年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初步覈實,該處造像南崖造像區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曾發生自然垮塌,其時由縣文管所組織對部分危巖進行了搶險加固,後當地羣衆於20世紀90年代及2000年初期對個別造像進行了修補,被縣文管所制止。千佛寨摩崖造像所在區域由千佛寨森林公園管理所直接管理,同時還涉及相關寺院宗教活動管理問題。爲加強千佛寨摩崖造像的本體保護,縣文物局派駐了專職文管員,安裝了監控及報警設備24小時守護千佛寨的摩崖造像,也在積極推動千佛寨的搶險加固工程項目的實施。同時,縣政府也在協調農林部門、宗教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加強千佛寨摩崖造像的管理工作。近年來,千佛寨摩崖造像未再出現信衆私自修補、重妝現象。

千佛寨摩崖造像現狀

佛寺摩崖造像位於資陽市樂至縣,始建於隋,共有造像33龕1000餘尊,2013年被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當地羣衆自發捐資修建簡易保護用房對造像進行保護,1992年又由當地羣衆捐資對主造像進行貼金修飾,縣文管所聯合當地政府及時制止。睏佛寺摩崖造像除主尊造像以外,其餘造像未妝彩、重繪、貼金。目前,主尊造像表面彩妝逐漸脫落,造像原貌逐步恢復,樂至縣文廣新局已加強對摩崖造像的保護看護,安裝監控設施,進行實時監控,並加強對文物保護法的宣傳。

1992年遭重繪的睏佛寺主尊現狀

1992年遭重繪的睏佛寺主尊造像局部,表面金箔和彩繪已逐漸脫落,原貌逐步恢復

半月山摩崖造像位於資陽市雁江區,始鑿於唐貞元九年,2013年被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時資陽縣文化局委託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對半月山大佛的佛足部分進行青石條堆砌雕造修復,巡查中發現佛足部分有人爲刻畫痕跡,爲防止進一步人爲破壞,在佛像周圍修築圍欄、設置警示標語、安裝時實監控,確定一名義務文保員,隨時向文物管理部門及當地政府彙報文物安全情況。

丹山塔位於資陽市雁江區,始建於宋代,於2012年被公佈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塔塔頂早年損毀,爲防止進一步破壞,2017年四川省文物局聘請專家現場勘察後,根據專家意見採取臨時性保護措施,在塔頂搭建臨時性防雨棚。目前丹山塔保護設計方案已編制完成,按程序審批後將開展維修保護工作。

巍峰寺位於資陽市雁江區,建於清代,於2002年被雁江區人民政府公佈爲第二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巍峰寺山門西遊記石雕爲20世紀80年代由當地羣衆自籌資金建設,不屬於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2月,當地羣衆自籌資金對巍峰寺後建山門及西遊記石雕進行噴漆翻新。四川省文物局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巡視力度,保護文物本體及其周邊環境不受破壞。

騎龍坳大佛 位於資陽市雁江區,始建於宋代,爲文物點。“文革”期間,該文物點破壞嚴重,造像基本損毀。1986年由當地居民自籌資金聘請工匠對該文物點進行妝彩重塑。目前由於山體出現危巖有滑坡危險,雁江區文管所聯合當地政府對該處文物點採取打圍、設置警示標識等措施,禁止遊人參觀。當地已經加大巡查和文物保護法規宣傳力度,向羣衆宣傳正確文物保護理念,避免妝彩重塑現象發生。

金鳳山摩崖造像(俗稱水月觀音)開鑿於宋代,位於廣安市經開區,造像共2龕,“文革”期間損壞十分嚴重。1983年被確定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3月,當地羣衆自募資金對造像的殘缺部位進行了修補,並塗上紅、藍、青三色油漆,同時在文物保護單位附近擅自新建了部分佛像。廣安縣文物管理所發現後,立即將情況上報,縣人大、文化局、公安局等部門趕赴現場查處,並落實了一名文保員進行日常看護管理。2015年當地信衆對文物保護單位附近自建佛像部分進行重繪,文物保護單位(水月觀音等兩龕)未重繪。

羅漢洞東巖摩崖造像)位於內江市資中縣,建於宋代。1982年公佈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摩崖造像“文革”期間損壞嚴重,部分龕內造像頭部損毀,此次輿情中涉及該摩崖造像第三龕“拈花微笑佛”保存較完整。1998年,當地羣衆自籌資金對羅漢洞內“拈花微笑佛”進行妝彩重繪,當時縣文管所立即將情況上報,鎮政府和文管所趕赴現場,對妝彩進行制止。2007年縣文管局落實一名義務看守員進行日常看守。目前該摩崖造像除第三龕“拈花微笑佛”外,其餘造像無妝彩重塑現象。

1998年遭重繪的羅漢洞(東巖摩崖造像)現狀

國家文物局已下發通知,要求四川省文物局立即開展全面拉網式調查,全面加強有效管理,強化日常監管巡查,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四川省文物局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國家文物局要求,從以下幾方面加強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一是主動排查,及時上報。目前省局已督促地方各級文物(文化)部門近期對轄區內所有文物保護單位及文物點進行現場排查並調閱檔案資料,明確各地區文物妝彩重修及人爲破壞情況,整理資料後上報省局備案。二是聯合宗教部門,規範宗教活動,避免對文物本體及其周邊環境產生破壞。三是聯合宣傳部門,加強文物保護宣傳,引導羣衆合理合法參與文物保護工作。四是加強日常管理,落實每一處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管理員(義務看守員),加強對文物管理員(義務看守員)的業務培訓,嚴格執行文物巡查制度,梳理管理漏洞,完善保護措施,提高文物安全防護意識,避免類似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