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營收表現」是重要觀察指標!臺股多空震盪 周線連兩紅

▲觀察近期盤面表現,主流類股大致以IC代工相關族羣表現較強,其他冷門類股因着各自題材輪。(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財經中心/臺北報導

臺股18日雖一度開高,但在重要權值股、部分電子族羣熄火休息、部分調節賣壓涌現,12900點得而復失,隨後資金轉進部分非電族羣,大盤呈現拉回震盪格局終場以小漲2.88點,收在12875.62點,成交量2017.52億元。周線連兩紅。

針對近期盤勢安聯臺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正向部分包括居家辦公需求延續到明年,筆電、PC採購需求有望延續明年一整年;臺廠IC代工受惠華爲禁令及其他相關傳聞;IC設計中與華爲不相干者也有望持續受惠美中貿易摩擦,以及在基本面需求趨動下的缺貨漲價題材。

雜音部分,廖哲宏則指出,則包括手機制造、光學零組件等部分供應鏈需求是否會受華爲出貨禁令影響而受壓抑,值得觀察;其次,塑膠相關、美國森林大火又燒出氣候變遷環境、減塑等議題,以及受疫情影響的旅遊觀光前景不確定性的潛在影響。

廖哲宏表示,觀察近期盤面表現,主流類股大致以IC代工相關族羣表現較強,其他冷門類股因着各自題材輪;在國際情勢上,則隨着美國大選時間逼近、更多潛在科技禁令、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疫苗進度左右明年國際觀光差旅消費動能變數

在題材上,廖哲宏認爲,考量部分禁令的潛在影響,臺廠相關供應鏈營收表現,將是未來重要觀察指標,可作爲觀察明年上半年手機供應鏈動能的參考。另一方面,全球關注的RE100,呼應電力改革政策,也讓與潔淨及再生能源電廠、重電設備等題材再度被關注。

資金面籌碼面,根據證交所統計,外資18日小幅賣超8.36億元,累積近一週外資買超逾231.03億元。廖哲宏指出,利率有利資金行情,臺股的優勢之一爲殖利率及獲利成長表現,美國聯準會延長低利政策,資金面依舊正面看待。

展望後市,廖哲宏認爲,近期臺股呈現盤整輪動,不過,受惠低利率政策延續,仍對股市形成正向支撐;儘管市場存有美中貿易以及美國大選等不確定性因素,但從獲利等基本面來看,具新應用利基的相關供應鏈,因具成長趨勢特性,仍是未來趨動臺灣科技產業成長的動能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