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我們對通膨率應有的正確理解

工商社論

上週美國公佈6月通膨率,一下子升至9.1%,創下近40年來最高,引起很大的恐慌,美股連跌兩天,全世界都籠罩在通膨陰影下,然而,什麼是通膨?通膨對總體經濟有什麼影響?該用什麼指標來觀察通膨?都值得探討。

通膨是指一般物價普遍而持續的上漲,最好觀察的指標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儘管各國都編有許多物價指數,如生產者物價、進口物價、出口物價,但用以觀測通膨者,仍以CPI爲宜,因爲這是民衆所碰觸到的物價,其餘物價指數也有參考價值,惟其是衡量原料、中間產品的價格,與廠商有關,而與消費者並無直接關係,參考參考即可,不需被其20%、16%的漲幅所嚇到。

說來有趣,通膨是人人皆知,又是人人不知的概念,說知,是因爲物價漲了,小民百姓很有感,說不知,是因爲通膨是個總體現象,幾項東西漲了不算通膨,在數百項消費品裡上漲的情況要有普遍性、持續性及顯著性纔算,因此得調查才能判定,用感覺有時並不準確。

由於通膨與生活息息相通,預期心理扮演重要角色,就算天下太平,一旦有通膨的傳聞,一傳十,十傳百,便會造成搶購,從而帶動物價上漲,過去沒有網路的時代如此,如今網路時代更是如此,因此通膨不只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心理問題,歷來所有嚴重的通膨,皆是恐慌造成的,因此正確瞭解什麼是通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以下是觀察通膨該注意的四個原則:

第一、通膨率是CPI漲幅:一個產品從原料生產、加工直到放到超市架上,歷經許許多多的過程,因此產生許許多多的價格,例如今年6月進口物價年漲21.3%,躉售物價漲16.4%,內銷品價格漲16.4%,這些漲幅一經報導,不少人就會憂心,接着是否消費者物價(CPI)也要漲這麼多,事實上,這是兩回事,進口物價、躉售物價或內銷品價格只是衡量廠商進貨、出貨的價格,而這些貨多數是原料、半成品,和最終的消費品仍有一段距離,它雖是最終消費品的成本,但也只是成本的一小部分,影響有限,6月內銷品雖然大漲16.4%,但內銷品中的最終產品只漲了5.6%,因此無需爲CPI以外的物價指數所驚嚇,通膨的變化仍得看CPI的變化,也因此CPI的漲幅即通稱爲通膨率。

第二、CPI的漲幅通常是指年增率:以這次美國6月CPI爲例,不少媒體標題:CPI飆漲9.1%,這並非指6月對5月的漲幅,而是指6月比去年6月的漲幅,也就是年增率。同樣的,臺灣近四個月都逾3%,也不是指上月漲3%,在這個基礎上,這個月又漲3%,而是12個月之間漲了3%。

第三、核心物價是長期物價趨勢:不論國內外有關物價報導,總會提及核心CPI,或者稱爲核心物價,把CPI所屬的數百項消費品扣除與能源、食物(或者蔬果)之後即核心物價,顧名思義,核心物價也就是物價的核心,其走勢不像通膨率波動得這麼劇烈,因爲跳動最厲害的能源、蔬果已被排除在外,把這兩類排除在外,不是要掩蓋真相,而是想了解這兩項以外的數百項消費品的漲勢,若其漲勢溫和,那就代表目前通膨率的飆高,尚未波及長期物價趨勢,應是短期現象,就不用那麼恐慌了,以美國爲例,6月通膨率9.1%創40年新高,但核心物價年增率跌破6%,卻創今年以來最低,臺灣也是如此,上半年通膨率3.1%,但核心物價年增率僅2.4%。

第四、出進口物價要看幣別:出、進口物價雖與消費端有些距離,但也常被視爲通膨率的領先指標,尤其是進口物價更常被引用,然而該注意的是進、出口物價有兩類,一是依美元計價,一是依新臺幣計價,前者反映國際農工原料、商品行情的漲跌,後者納入臺幣匯率升貶,業者的感受應是後者。在匯率波動劇烈時,兩者差距甚大,以今年6月而言,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年增率13.7%,但以臺幣計價者高達21.3%,運用時必須明辨。

雖然通膨率之於這個世界,早已耳熟能詳,專家們也琅琅上口,然而其中的估算頗爲曲折,物價指數雜然紛呈,望文生義,易生誤會,以上四點僅略舉平日易生誤解之處,觀察通膨宜多些理性,少些情緒,才能看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