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稅收大躍增下的中央政府總預算

明年總預算歲入成長率大於歲出成長率,更大於名目GDP成長率,進而造成中央政府財政體質的變化,其關鍵在於稅課收入的高度成長。圖/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新會期即將在9月20日開議,重頭戲就是審議下一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行政院會已拍板的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在對「稅收超徵」矯正之推波助瀾下,展現預算規模大幅膨脹的現象,歲入、歲出一舉突破3兆元,創下歷史新高。

依據主計總處日前發佈的資料,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入編列3兆1,534億元,比113年度預算數增加4,282億元,成長率15.7%;歲出編列3兆1,325億元,年增2,806億元,成長率爲9.8%。歲出入相抵,編列209億元的賸餘;一反常態地遵循「量入爲出」的財政穩健原則,提出一個難得的「平衡預算」。

明年總預算歲入成長率大於歲出成長率,更大於名目GDP成長率,進而造成中央政府財政體質的變化,其關鍵在於稅課收入的高度成長。亦即經過財政收入劃分後,稅課收入編列2兆7,740億元,大增4,600億元,成長率爲19.9%。主因在於一舉矯正以往實際稅收大於預估稅收產生的「稅收超徵」現象,大膽展開全面高成長的編列。

進言之,稅課預算中之主要稅目均超過二位數成長,其中營所稅收1兆384億元,增加21.3%;綜所稅收7,101億元,增加26.1%;營業稅收3,830億元,增加16.9%;證交稅收2,635億元,增加26.3%。由於主要稅目均「大躍增」,造成總稅收的成長率遠大於名目GDP成長率,總稅收佔GDP的比重提高,當有助於改善財政體質。

中央稅課收入的大幅成長,自然影響財務調度與規劃。依據公共債務法第12條規定,中央應將當年度稅課收入至少5%至6%用來債務還本;故而下年度編列債務還本1,415億元(占課稅收入的5.1%),其財源除來自前述收支賸餘209億元外,尚需舉債706億元及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500億元,亦即需要融資調度1,206億元來支應。在「借新還舊」之要求下,稅收預算若創新高,法定還債就創新高,但關鍵仍在於稅收能否如預期般大幅成長。

其實,爲了遵守財政紀律,完整展現財務全貌,除了中央總預算外,還應包括歸屬該年度的特別預算及特種基金預算,尤其是舉債金額若不一併加以檢視,只會徒得預算數字美化的虛名。依據主計總處的說明,114年度特別預算歲出編列1,998億元,因其沒有實質收入,故其全來自舉債與歲計賸餘。如此使得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合計達3兆3,323億元,反將產生1,789億元的短絀。至於特種基金舉債及社會保險潛藏性債務尚不在其內,當應在中央總預算報告中完整詳加說明。

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在歲出編列3.13兆元中,居首位的社會福利支出,編列8,310億元,佔比爲26.5%,比今年增加413億元。由於臺灣人口結構面臨高齡化及少子化問題,故在醫療、長照、安置方面的支出增加。其次爲教科文支出,編列6,050億元,佔比爲19.3%,成長561億元;主要在於符合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規定,應不低於前三年決算歲入淨額平均值的23%。由於包括社福、教育、退休撫卹等在內的法律義務支出比重很高,呈現財政僵化的老問題。

支出編列居第三位者爲經濟發展支出,達5,386億元,佔比17.2%,大增1,109億元,增長25.9%;包括均衡臺灣基礎建設、跨域創新淨零轉型、數位基礎建設、整體治水計劃等,當應落實成本效益評估,避免資源浪費。

值得一提者,中央總預算對臺電補助1,000億元,是拿一般納稅人的錢來補助。臺電配合執政黨能源政策,以政府看得見的一雙黑手,扭曲市場價格機能,並不公平合理。第四位爲國防預算4,674億元,佔比爲14.9%,增加410億元。若加計新式戰機採購、海空戰力提升等兩項特別預算,共計904億元;及非營業特種基金806億元在內,共計編列6,470億元,約佔GDP的2.45%。由於國防支出在年度預算受排擠,特別預算就有其擅場之所,卻嚴重破壞財政紀律,斲傷財政健全性。

最後,必須正視者,每年度的「中央及地方政府預算籌編原則」中,均要求「落實零基預算精神強化預算編制作業」,卻流於口號及形式。爲期改善此問題,行政部門在編制預算書時,應說明刪除了那些不具效益的計劃支出項目;而立委在預算審議時,更應積極刪除不具效益的支出項目,替人民看緊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