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後疫情時代應有的新南向人才培育計劃2.0版

工商社論

隨着高國中小學的陸續開學,大學也將從9月中旬後、在中秋節前後開學。不同的是,公私立的大學與研究所,有很多來自新南向、特別是疫情嚴重惡化的東南亞國家學生,來臺就學或返臺入學。

在教育方面,剛結束的109學年(2020/08/01-2021/07/31),新南向國家來臺學生總共有5萬5482人,比108學年減少7%,佔所有境外學生的56%。這樣的數據有兩個含義:因爲新南向國家疫情惡化的關係,開學的110學年的境外學生可能再減少;而更重要的是,或許108學年(2019/08/01-2020/07/31),新南向國家學生的5萬9700人,將可能成爲歷史記錄的招生天花板。

因爲少子化的關係,過去這兩三年,每每有私立大學院校減班轉型,虧欠教職員工薪資,甚至最後因爲停辦,引發學生與家長到教育部抗議。而過去這兩三年,還發生有部分的私校「以招收東南亞學生爲名,實則是打黑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興辦之外,打擊到新南向政策的美意,更引起國際勞工團體和人權組織的高度矚目。

細觀2021年3月,前述5萬5482人的新南向國家學生,學士班有69%,碩士班17%,而博士班佔比則是14%。此其中,越南學生有17534人(32%),印尼學生有13964人(25%),馬來西亞學生有13804人(25%)。但是,很不幸的,這三個國家目前都是疫情非常嚴重的國家。到9月底時應可以看到,疫情對於入學註冊學生人數的影響。

過去數十年來,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學生就有來臺就學的傳統。而現階段只要有足夠的學習動機,以及科技應用的利基(例如半導體與IC設計),越南和印尼學生,是值得持續耕耘的國度。但如果沒有獎學金(特別是研究所)與其他補助的經濟誘因,則臺灣未必是新南向國家學生的首選,畢業之後,境外學生必須回國,或轉往香港、新加坡、上海,目前還很難有機會留下來工作。

對於「以人爲本」的新南向政策來說,爲期四年的「新南向人才培育計劃」,2021年底告一段落之前,政府有必要進行階段性的滾動檢討。與來臺學生的母國進行賡續、長期的學術交流,有其必要性,以下是未來努力的兩個大方向。

其一,如何提高政府指定特殊領域(例如數位、5G、人工智慧、電動車與鋰電池),來臺學生就讀碩博士班的意願?如果在臺灣取得碩博士學位,只要有意願,有沒有留臺工作的其他管道(如果不符合「就業金卡」的話)。除了致力於新南向國家的華人社區之招生,公私立大學的研究所課程,「全英語化」程度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什麼領域的學生來臺灣。事實上,目前以東南亞爲名的各大學院校的學系和研究所很多,大學部招收的本地學生,如果不就讀研究所的話,進入工作職場的優勢,當在於在校學習到的新南向國家之語文能力。因爲新南向政策而設立的「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今年4月召開論壇,推動「區域研究應被承認爲正式的獨立學門」,這種嘗試跨越政治、經濟、社會、人類、文化、歷史,種種不同的傳統學門,本身不應該只有「新南向國家研究」的思維,還要同時重視美國、日本、歐盟、拉美、中東、非洲研究,長期存在於政治學門的事實。

其二,開拓醫療生技的基礎科學與生科應用的「藍海」。2021年4月12日,衛生福利部「新南向政策5年總體檢」的書面報告裡面,八項的執行成果,只有第三項「國際醫療服務人流引入」,有論及到新冠疫情:「109年度受疫情影響,國際醫療服務總人次相較前年下滑約41.2%,但亦開始調整執行作法,改以線上媒合及建立遠距醫療模式等方式,持續進行國際醫療之推動,爲疫情後的市場再開放預做準備」。事實上,其他還有幾項,都應該做爲後疫情時代,新南向政策的努力方向。例如:一國一中心,以及新南向國家的醫療衛生合作平臺計劃;國際醫療服務人流的引入;推動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國際交流人員的訓練合作計劃;傳統醫藥產業與法規交流合作;乃至於防疫技術轉殖中心,以及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

衛福部的這些政策構想,既符合「以人爲本,雙向交流,資源共享」政策目標,也是後疫情時代,政府基於本身醫療和防疫「紅利」的利基。教育部從105學年度公費留學考試就已經新增「東南亞研究」,但無論是國立東華大學設立附屬於學院的「亞太區域研究」博士班,或是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目前還在申請設立的「東南亞博士學位學程」,都是偏重於人文與社會,而不是新興科技、或是醫療生科及其相關的應用領域。

綜合以上所言,在後疫情時代,政府有必要重新檢討過去的成果,並基於臺灣的利基與需求,研擬出下一階段的「新南向人才培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