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國人應破除保單理財迷思
工商社論
金管會近期再度出手降溫保單,包括修正保單利潤測試指標,採用市場利率打八折的流動性風險貼水利率每月檢視,避免壽險公司競相拉高宣告利率或祭出高佣金來搶業績。最新規定則是要限制投資型保單不得連結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原高收益債基金)。儘管金管會近年動作頻頻,且包括儲蓄型保單、投資型保單和利變年金等都曾被盯上,但保險公司每年新契約保費仍以兆元的速度成長,顯見保險對臺灣人的吸引力居高不下。
依保發中心資料,臺灣每人平均有2.6張保單,超過亞洲平均的2.2張和全球平均的2.3張;更有數據顯示臺灣平均每人每年花13~15萬元買保險。但臺灣人眼中的保單可能着重「投資」而非「保險」,除了讓國人普遍保單很多但保障不足,也是金管會必須出手的關鍵。
不少學者專家甚至政府官員都曾點出臺灣人投保習慣最大的問題:即保單的「保障」成分過低。主要是臺灣民衆仍難脫「回本」心態,也就是認爲保費不能「有去無回」,也因此年金險、儲蓄險和投資型保單等訴求理財的保單大行其道,純保障性質的健康險、生存險等,銷售力道反而較差。但迴歸到保險的本質來看,保險是用來救急而非救窮,買保險是防止萬一生活逢變,可以有理賠金來保障基本生活開銷不中斷,但多數投保人往往不願爲「不可知的未來」,而在眼前付出高費用,也因此保費對應的保障金額常遠低於生活所需,也就是保障不足。
這也反映在國人熱愛投保理財相關險種,但對火險、地震險等產險接受度極低。舉例來說,臺灣位於地震帶,但房屋投保地震險比重始終不到四成;臺灣民衆投保過房貸壽險的比重也只有26%,遠低於日本的53%及全球平均的42%,顯示臺灣信用保障保險推廣仍有很大的空間。且依瑞士再保最新報告,臺灣2020年保險滲透度(保費佔GDP比重)17.4%,全球排名第二,其中壽險滲透度14%也是全球第二,但產險保費滲透度僅3.4%、全球排名第12名,可明顯發現臺灣民衆對財產保險觀念不若歐美。
所以如此,原因就在臺灣人一直誤把保險當成「理財」而非「保障」工具。也因爲訴求在理財,臺灣民衆在投保時很容易被分紅率、宣告利率、預定利率等字眼迷惑,進而出現搶買潮。事實上,這些保單並沒有所謂保障功能,而是和銀行定存、股票或基金一樣,僅是理財工具的一種,操作收益也未必會比民衆自行投資或委由經理人操盤來得高。
除了誤把保單當理財工具。另一個常見的迷思是「買得多等於保障多」,也就是重複投保的問題。不少人以爲多保幾張,發生事情時可以多賠一點,所以同樣性質的保單買了不止一張,例如可能買了醫療險,又再加買重大疾病險或是癌症險,但很多保單實支實付或規定最多隻能賠兩張,這時候付出的保費和保障也有可能不成正比,與其向不同公司重複投保,不如計算好自己所需的保障金額,用較高保額投保,雖然單張支付的保費可能較高,還是比東一家、西一家買到相似的保障內容、屆時卻只能領取一分保障來得好。
以2021年國人平均年薪總額約65萬元計算,一年13~15萬元的保費支出,等於佔了收入的20~23%,比重可說很高,但近年不少國內外保險公司的問卷結果都顯示,臺灣受訪者認爲自己已獲得保障的比重大約僅七成,低於亞洲平均值,也就是臺灣民衆保了很多,卻還是覺得沒保障,重點就在於多數臺灣人沒有選對保險商品,例如明明沒有移民、留學等需求,大多數時間都生活在臺灣,卻因「便宜」而投保美元保單,這就是把保費用在不對的保險、且沒有辦法發揮保障效果。
要改變這樣的困境,除了主管機關監督,例如金管會先前祭出提高儲蓄險保障成分、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調整房貸壽險政策及限制銀行佣金髮放等政策,最重要的還是建立民衆對保險的正確觀念。畢竟很多人買保單,早年是因爲保險業務員的人情壓力、推銷,近年則是來自銀行理專的遊說,但不論是透過什麼原因、什麼管道購買,如果投保人不瞭解保單的內容和性質,只是抱着「有買有保佑」的心態,這樣的一張保單多數會是誤買,也就是可能買到不需要或不足夠的保障。
保得多絕對不代表保得夠或保得對,政府和金融業者有義務也有責任讓民衆更清楚分辨保險最大的功用是保障而非理財,理財的工具有很多,包括定存、基金、股票都是,保險也是其一,但保障的工具只有保險一種。因此在規畫保費支出時,保障這塊絕對有必要和理財分開。
再者,金管會已研擬開放純網保,國內近日也有大型壽險公司表示將推出「樂高式」的網路投保平臺,即在平臺上提供民衆可依個人需求組合保險商品,而非過去的制式化保險專案,這樣個人化和多元化的選擇,有助民衆破除過往來自銷售通路的單向式引誘投保,真正依個人需求及可支配金額來架構自身保障。如果類似自主式商品可以成爲潮流,相信有助國人保費支出可與保障名符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