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們種下一顆熱愛勞動的種子

戴上草帽,背上竹筐,俯身到茶樹裡掐起一片片新鮮的尖尖茶葉。不久前,華中農業大學南湖茶園迎來了一節熱鬧的採茶課,來自華中農業大學附屬學校八(2)班的40多名同學,在園藝林學學院學系5名研究生的帶領下,親身體驗了採茶製茶品茶的全過程。

華中農業大學附屬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爲淬鍊耕讀文化,加強勞動教育,從2019年開始,該校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園林學院、植科院、動科動醫學院、生科院、校博物館等多個單位,利用大學優勢科教資源,每週推出一節“耕讀學堂”,讓中小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傳承耕讀文化,涵養勞動品質

“要讓每一個學生切身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在他們心中種下熱愛勞動的種子。”在華中農業大學附屬學校負責人看來,勞動教育是最公平的成長教育,也是大家期望的教育方式。

該校負責德育工作政教處主任喻越介紹,“耕讀學堂”起源於2019年學校的興趣活動小組。平日裡,有不少華中農業大學的教師職工家長,會在空餘時間帶着學生參觀試驗田進行科普活動

“大學的試驗田、實驗地也會定期面向社會舉辦科普活動,可以與他們合作,爲孩子們開設勞動課堂。”喻越說,學校決定,爭取大學的優勢農學資源,打破院牆之隔,讓孩子們出力流汗、接受磨鍊。

每逢週五的課外活動,學校就會邀請部分教師家長、大學教授及大學生志願者來校講座,舉辦“豆子發芽”“酸奶餅乾烘焙”“昆蟲標本製作”等科學實踐課堂,讓學生在勞動中感受科學的魅力,傳承勞動精神和耕讀文化。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耕讀學堂”上,學校注重在勞動過程中引入科普,激發孩子們對勞動的樂趣。

參觀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的基地,接觸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聯合收割機大黃蜂”――紐荷蘭CX6.80聯合收割機、工學院自主研發的4SY-1.8型油菜割曬機等國產大型農業機械,成了孩子們每次最激動的時刻。

“農業機械的智能化對孩子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讓孩子們對生產勞動,對現代農業產生了巨大的興趣。”二年級老師陳玉芳感慨。

對於小學中高年級,勞動課重在引導學生養成勞動習慣,通過科學實驗認識到,成功不會一蹴而就,更多是“一波三折”,要接受自己出錯,砥礪堅毅品質。

在華中農業大學國家獸藥殘留基準實驗大樓,五年級學生高啓豪跟着老師將針頭藥水注入小鼠靜脈原以爲很輕鬆的小白鼠注射藥物實驗卻遭遇失敗。“小鼠的尾巴靜脈太細,多試幾次,很少人一次成功的。”在老師的鼓勵下,高啓豪拔出針頭再次實驗,藥水緩緩流入小鼠的血液中,終於成功。

對於初中年級的學生,學校重點培養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

頂着武漢市夏季的大熱天,跟着茶學系的研究生志願者,第一次到茶園裡體驗採茶炒茶碾茶工藝,14歲的八年級學生劉天予感受到茶農勞作的艱辛。她在日記中寫道:“每一小罐茶的背後是汗水和辛勤勞動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傳統文化在勞動課堂裡得到傳承。八年級學生黃樂津津樂道講起了課堂上沒有學過的茶葉“揉捻”手法,“揉讓茶葉成形,比如條形針形顆粒狀、片狀;捻讓茶葉細胞破碎,擠出茶汁,讓其附在茶葉表面,增加茶湯濃度,乾燥後的茶葉沖泡時才能夠泡出顏色和滋味,入口甘醇清香。”

孩子參與“耕讀學堂”兩年來,年輕的媽媽嚴娟看到了勞動教育給他帶來的改變。“以前他不太自信,缺乏吃苦精神。看着親手製作的勞動成果,他找到了成就感,動手能力極大增強,變得自信開朗。”

餘敏 胡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