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終結伊波拉疫情

剛果終結伊波拉疫情圖╱美聯社

剛果對抗伊波拉病毒超過兩年後終於成功終結疫情,令外界看好創新疫苗保存技術沿用到新冠肺炎疫情,化解非洲疫苗分配問題

■"The technology used to keep the Ebola vaccine at super-cold temperatures will be helpful when bringing a Covid-19 vaccine to Africa."

剛果對抗伊波拉病毒超過兩年後終於成功終結疫情,令外界看好創新疫苗保存技術沿用到新冠肺炎疫情,化解非洲疫苗分配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1月中宣佈,剛果民主共和國(DRC)西北部的赤道省(Equateur)已連續42天未新增伊波拉確診病例宣告剛果順利終結伊波拉疫情。這項消息對剛果及非洲來說相當振奮人心,因爲過去兩年多來剛果籠罩在伊波拉疫情之下,今年初又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害剛果政府蠟燭兩頭燒。

據WHO統計,伊波拉確診病例當中有多達三分之二死亡,死亡率遠勝過新冠肺炎。伊波拉病毒自1976年首度科學家發現後,便在非洲各國流竄。2014至2016年更在西非引爆史上最大規模疫情,造成超過1萬人喪命。

防疫過程 困難重重

剛果第一波疫情在兩年多年前爆發,當時疫情震央位在東部的北基伍省(North Kivu),截至今年6月爲止一共造成超過2千人死亡。正當東部疫情趨緩之際,西北部赤道省疫情急速惡化,自今年6月以來約有120人確診,並有55人死亡。

西北部疫情之所以棘手,是因爲感染地區大多位在交通不便的雨林地帶,許多村莊只能經由搭船或直升機才能抵達,且當地也缺乏電信基礎設備,導致通訊不良難以掌握疫情資訊,再加上疫情期間剛果醫護人員不滿薪資低廉而發動罷工,種種因素皆阻礙防疫進度。

即便各方條件不足,剛果依舊讓偏遠地區超過4萬名居民接種伊波拉疫苗,是終結疫情的主因

WHO非洲地區主任莫堤(Matshidiso Moeti)表示:「剛果成功在偏遠地區擊敗全球最危險病原證明科學與團結能激發各種可能性,尤其是能將伊波拉疫苗保存在超低溫狀態的創新技術,可望協助非洲取得新冠肺炎疫苗。」

他也表示:「同時對抗伊波拉與新冠肺炎疫情着實不易,但我們在伊波拉疫情中累積的專業經驗可望沿用到其他疫情,也能凸顯投資緊急對策及當地醫療資源重要性。」

採用創新技術保存疫苗

近日歐美各大藥廠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頻傳捷報,但在各國期盼疫苗即將問世之際,非洲各國卻擔心缺乏冷鏈物流技術將阻礙當地疫苗普及。以輝瑞(Pfizer)新冠肺炎疫苗爲例,施打前必須全程保存在攝氏-70度的超低溫裝置內;莫德納(Moderna)研發的疫苗保存溫度也需要維持在攝氏-20度。

剛果成功終結伊波拉疫情讓非洲其他國家重拾信心,因爲剛果採用的創新技術能在缺乏電力偏鄉保存疫苗。目前市面上多數疫苗保存箱在斷電情況下,只能以超低溫保存疫苗10至16小時,但剛果引進中國澳柯瑪研發的ARKTEK保存箱,能在斷電情況下保存疫苗長達一週時間

除了運用創新技術讓疫苗普及之外,剛果政府也落實社交距離限制及接觸史追蹤,並和剛果共和國密切合作,成功防止疫情蔓延至鄰國國際紅十字會剛果秘書長卡西希(Jacques Katshishi)表示:「終結伊波拉疫情是項偉大成就,但如今我們面臨下一個挑戰,那就是維持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