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文明或追求自然 現代人的兩難習題

香港編劇何應權改編作家吳煦斌小說作品《一個暈倒在水池旁邊的印第安人》,推出同名舞臺劇,描述一名印第安人與科學家的交流對話,藉此探討文明與自然之間的衝突。(盜火劇團提供)

追求文明發展,還是保留自然生活?這兩者經常發生矛盾與衝突。香港作家吳煦斌小說代表作《一個暈倒在水池旁邊的印第安人》,描述一名誤闖都市的印第安人,在迴歸自然與接受社會化之間擺盪。今年香港編劇何應權將這部作品改編成同名舞臺劇,探討文明與自然之間的衝突。

何應權出生於1986年,畢業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現就讀北藝大劇創所,曾獲臺北文學獎劇本優等獎。他表示,這篇小說並非以二分法區分文明與自然孰優孰劣,「而是用一種提問的方式,讓讀者自己思考,人類是如何走到現在的狀態,而這樣子的發展又有哪些優缺點,耐人尋味。」

《一個暈倒在水池旁邊的印第安人》故事描述一座科學實驗外頭,某天突然出現一名昏倒的印第安人,衆人將他帶回實驗室做實驗,測試印地安人對文明生活的反應,在實驗的過程中,印第安人屢屢感到不安與不適,某天他決心逃離實驗室,重返自然生活。

何應權表示,小說以科學家「斌」對印地安人「以思」的觀察日記,作爲敘事手法,「原作的故事停留在印第安人逃離實驗室,我則是把故事繼續寫下去,讓印第安人沒有回到原始生活,而是留在都市生活,還找了一份工作,在民族博物館擔任解說員,以自己的方式活下去。」

何應權表示,劇中「以思」的選擇,正是人類在享受過文明的便利與美好之後,無法重返自然的寫照,「我認爲以思在經歷那些測試與實驗之後,也被這羣科學家教會了如何享受文明生活,無法再回歸那理想的、原始的自然生活。此外,以思在學會享受文明的便利之後,卻也失去了他自身原有的神秘力量,那種透過心靈,就能和萬事萬物溝通能力。」

何應權表示,人類面對文明發展,其實帶有一點無奈,「這是生存之道,完全拋棄文明生活,也不全然是好事,我們應該思考的是,人們有因爲科技文明而擁有真正的進步嗎?還是其實我們是在走倒退路?這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