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民俗攝影展 流露濃濃鄉愁

東鄉世事影展展現城鄉變遷。2017年張家邊全貌。(中山市公共文化促進會民俗攝影專業委員會提供,蔡錦祺攝)

東鄉民歌。(中山市公共文化促進會民俗攝影專業委員會提供,阮允文攝)

珊洲村村民喜獲豐收。(中山市公共文化促進會民俗攝影專業委員會提供,曾旻雨攝)

日前,中山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系列活動──東鄉世事民俗會員攝影展」在市文化館展廳落幕,歲月的足音卻仍餘音縈繞。80幅圖片展現了東鄉歷史建築民俗文化傳統農耕等方面的風貌,給觀衆留下濃濃的鄉愁

影展中,昔日東鄉人以牛耕田、手工收稻脫粒、用竹篾編織籮筐等景象都被攝影師的鏡頭一一捕捉,展現出東鄉人的勤勞樸實。

據記載,中山市火炬開發區在1979年以前以種植水稻、甘蔗、蔬菜柑橘爲主,亦有水產養殖。從1986年起,水產養殖成爲區農業經濟的龍頭,沙邊神涌宮花等地將低窪地沙坑等改爲魚塘。1998年,實施「菜籃子」工程,建立蔬菜生產基地,種植龍眼、芒果、荔枝、香蕉、柑橘等水果,其中茂生香蕉是中山的特色水果之一。

如今,農田魚塘變成工廠、創新示範基地,農業不再是火炬開發區的發展重點,鄉村經濟衍生出不同的發展方式

古老建築凝聚東鄉智慧

影像中,濠頭青雲橋的古香古色,石板街上的古井青瓦灰牆的房屋,特色的碉樓建築,皆是東鄉的文化縮影。

碉樓是珠三角僑鄉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中共建政前,整個張家邊區共有碉樓372座,這裡的碉樓興起於清末民初,軍閥混戰,強盜凌虐鄉民,有條件的華僑和村民會構築碉樓。樓身多以鋼筋水泥構築,少數以青磚建造,牆厚一尺餘,刀槍不入,彈火難攻,危急時村民可上樓避難。

抗日戰爭時期,碉樓不僅能抵禦外侵,還供傷病員養傷治病。碉樓建築也是當今中山旅遊觀光的「打卡點」。

傳統民俗編織東鄉情懷

東鄉民俗傳統豐富多彩,土地誕、龍母誕等在東鄉人眼裡都是凝聚鄉族、祭拜祈福的日子。虔誠的祭拜過後,熱鬧的舞龍舞獅是鄉親們最期待的盛典。

東鄉舞龍獅的歷史悠久,以濠頭爲例,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龍獅在鄉中巡遊,鑼鼓喧天,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在影展中,一幅大榕樹下幾位戴斗笠的鄉親伴着葫蘆絲唱東鄉民歌的圖片既樸素又充滿情趣。東鄉民歌是東鄉文化的一大特色,主要有鹹水歌、高棠歌、大罾歌等水上民歌。東鄉民謠篇幅較長,故事性強,歌詞極富文采,抒發了百姓的真情實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般在田間勞動、女子出嫁等時候傳唱。

反映婚俗的作品也在影展中得以尋覓。圖片中新娘身着傳統禮服準備跨火盆。據記載,東鄉婚俗是先訂婚後完婚,男方聘金禮餅雙魚雙肉雙雞雙酒送到女方家,用轎車迎娶新娘。新娘步入夫家門時,要跨過火盆,寓意吉利,拜祖先、父母等,給長輩敬茶,雙方設宴擺酒席,有的晚上還「鬧洞房」。在一些當地人家,這些傳統婚嫁方式仍在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