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痛苦高成長 佈局中國東協勝算高

記者蔡怡杼臺北報導

目前市場普遍認爲新興國家投資機會優於歐美成熟國家,不過新興市場遍佈範圍廣發展及投資機會各異其趣。以痛苦指數來觀察新興市場各國,其中東協國家: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中國痛苦指數最低,各大券商預估,新興亞洲企業盈餘2013年多有雙位數成長。

德盛安聯中國東協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中國及東協國家經濟體質佳,失業率通膨都維持相對低檔,成長爆發力又強,長線佈局獲利機會佳,趁近期小幅回檔,空手投資人應伺機逢低分批佈局。

痛苦指數是以量化的數字,描述民衆對於經濟的感受,計算方式以通膨(物價指數)加上失業率來衡量,若物價高、失業率又高,人民所感受到的痛苦程度就越高,除此之外,在通膨較高的情況下,政府所能使用寬鬆刺激經濟成長的政策也較有限。

觀察新興市場主要國家,東協中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中國,低失業率及低通膨使得痛苦指數較其他新興國家低。

此外,重量級券商更預期,東協多數國家2013年企業盈餘成長率優於歐美,包括泰國18.1%、印尼13.0%、菲律賓11.0%、印度12.7%及香港11.5%,其中中國由2012年的2.2%到2013年9.7%,大幅成長4 倍。

傅子平表示,日本經濟提振有助東協國家對日本出口,目前市場對於日本2013年的經濟展望大部分爲正向,根據日本銀行的預估顯示,對於2013與2014年度的經濟成長率分別上修至2.3%與0.8%。日本經濟復甦有利出口至日本比重較高的東南亞國家,如印尼與馬來西亞出口原物料至日本,相對受惠。

傅子平分析,2013年市場普遍樂觀,雖然從2月以來進入小幅修正,不過,在QE(量化寬鬆)不轉向之下,資金依然充沛,基本面佳的亞洲市場仍當爲投資首選,中國三月兩會後的政策方向確定,不確定性將降低,市場上漲機率大幅增加,東協國家吸金態勢不變,亦持續靠着龐大的基礎建設內需支撐,內外加持下,未來發展潛力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