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對大陸的啓示

日前,德國聯邦議院選舉落幕,德國總理梅克爾領導聯盟黨獲得最多選票。值得注意的是,聯盟黨得票率大幅下降,傳統左翼社民黨輸得較慘,而右翼政黨選擇黨異軍突起。梅克爾接下來組閣能否順利,仍待關注。

今後的中德磋商會面臨更多德國國內政治的掣肘。極右翼政黨對大陸態度都不太友好,具有保護主義色彩,會在綠色、環保、保護本國就業、技術等方面影響中德雙邊經貿來往,在知識產權勞工、併購等方面確保德國的利益優先。今後推動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會更多確保德國國內政治和歐洲政治的需要。

另外,德國選後,法國總統馬克宏隨即宣佈,歐元區要進行改革。這實際上反映了法國要爭奪在歐洲地區領導權。法國有3大優勢條件:第一,馬克宏不像梅克爾一樣受到極右翼政黨那麼大的制約,兩國政治制度有別,法國長期有中央集權傳統。

第二,英國脫歐後,使法國成爲唯一一個在歐盟內部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法國軍費開支大國裡超過2%,在難民和周邊關係問題上、安全防務事務上,法國的發言權會極大地提升。因爲法國在地中海附近有其殖民地,難民主要來自中東北非地區

第三,法國在外交手段上比德國更加老練。法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又是政治大國,所以馬克宏希望利用這些優勢,消除與德國相比在經濟上的劣勢,把原來的德法軸心再次變成法德軸心。

梅克爾更多關注中東歐事務,因爲那是德國產業鏈的延伸。但是現在法國力量起來後,德國將更多關注凡爾賽同盟。這是兩種對未來歐洲一體化路徑的不同前景,是一種博弈。在英國脫歐後,未來如何處理和英國的關係,以及英國兩年過渡期怎樣脫歐,也會影響到將來的爭權奪利。梅克爾曾經主張嚴格懲罰英國,但如果今後受到國內製約,或將改變對英國的強勢態度。法國可能會藉此機會,對英國採取更高的要價

對大陸今後的外交關係而言,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對德國不要抱太高期望,還要加強與法國及其他中等強國波蘭西班牙等的合作。尤其在英國脫歐以後,歐洲內部支持自由貿易的力量有所下降。傳統意義上,歐洲最支持自由貿易的是英國、丹麥荷蘭瑞典北歐國家,所以,大陸應加強同丹麥和瑞典的關係,增強自由貿易支持者的力量。建議大陸高層儘早訪問瑞典等北歐國家,對法國也要回訪。鑑於英國脫歐不會那麼順利,各方談判博弈較爲複雜,大陸還要選擇蘇黎世法蘭克福盧森堡等多個城市取代倫敦金融中心。總之,大陸應加強同歐洲多種力量的接觸。(全文見中時新聞網)(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