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管理不放心?“雙基金經理”猛增,行業迎來增聘小高潮,背後各有何原因?

財聯社1月20日訊(記者 吳雨其)僅1月17日一天內就有16只基金增聘了新基金經理,變成雙基金經理或多基金經理模式。

近期,基金經理增聘似乎迎來了小高潮,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9日,本週五個交易日內,共有37只基金(A/C份額合併計算,下同)發佈了增聘基金經理的公告。進入2024年以來,增聘基金經理的案例顯著增多,年內已涉及99只基金,產品共管模式逐漸成爲了業內常態。

財聯社記者發現,兩位以上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基金以前在“固收+”基金較爲常見,但從近期增聘基金經理的產品類型來看,還包括主動權益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等。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市場總會擔憂增聘基金經理是爲原基金經理卸任或離職做過渡,但當下基金公司增聘基金經理多是出於爲原基金經理“減負”、或是爲業績不好的基金“搬救兵”。不過,從業績表現看,雙基金經理或多基金經理管理模式的產品業績分化比較明顯,這表明多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投資理念衝突的情況,他們之間的投資邏輯的契合度高低決定了產品表現是否亮眼的關鍵。

增聘基金經理迎小高潮

1月19日,景順長城全球半導體芯片產業公告稱,增聘基金經理金璜,與張曉南、汪洋共管該基金。據此,該基金的管理模式也變成了多基金經理管理制。無獨有偶,同日還有金鷹中小盤精選、鵬華豐啓增聘了一位基金經理,兩隻基金變爲雙基金經理管理制。

本週情況來看,基金經理增聘公告密集刊發,共有37只發布。其中1月17日迎來增聘小高潮,當天就有16只基金公告增聘基金經理。本月,已有99只基金宣佈增聘基金經理。

產品類型方面,發佈增聘公告的基金類型涉及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ETF)、量化、主動權益型基金等多類產品。

從增聘基金經理的情況來看,近期官宣的多爲投資新人,如上述提到的金璜,投資年限僅爲3個多月,同日公告的金鷹中小盤精選所增聘的基金經理張展華也是去年6月才加入金鷹基金,鵬華豐啓新聘的林藝傑,投資年限也僅有2個多月。從這點看,“老帶新”逐漸成爲基金管理的主流模式。基金公司通過該制度鍛鍊、培養新晉投資人才。

有些變了味兒的增聘公告

不過,記者發現,近年來公募基金也存在先完成增聘,而後原基金經理再離任的情形,如蔡嵩鬆在去年全部卸任諾安成長、諾安和鑫、諾安積極回報等在管基金產品。

而在此之前,上述產品曾發佈多則增聘基金經理的公告。彼時相關人士也迴應稱,“這些人事安排,背後或是諾安的一體化考量。諾安基金近幾年確實越來越重視重視人才培養和投研團隊化、一體化建設”,並否認了蔡嵩鬆離職一說。

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知名基金經理高楠身上,2022年11月,恆越基金髮布公告稱,旗下基金經理高楠管理的恆越成長精選增聘基金經理陳思遠,這一消息也引發市場對高楠離職猜想。

而後恆越基金也迅速回應表示這是爲了更好地維護持有人利益,恆越基金充實細分領域精兵強將,挖掘新生代投研能手潛力,以雙基金經理努力促進基金業績長期穩步提升。但不到兩月,恆越基金便公告稱高楠因個人原因離職。

一位基民向記者表示,“買基金有時看中的是基金經理的能力,若是換了基金經理,是否繼續持有也是一大難題。增聘公告彷彿就是基金經理變更的預告。特別是持有期產品,在持有期內增聘基金經理,總感覺是不好的信號。”記者發現,近期增聘基金經理也不乏持有期產品,如交銀鴻泰一年持有、廣發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等。

事實上,對於一些明星基金經理和績優基金來說,增聘基金經理的動作的確會引發市場一系列市場猜測和投資者的不安情緒,尤其是近年來多位知名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先增聘,後卸任,基金公司此前的澄清就像是“小丑”,“增聘公告一起,似乎就是基金經理離任的預告。”上述基民表示。

更有一位基金研究員向記者表示,“部分基金從增聘新的基金經理開始,原來的基金經理就不參與管理了,而新基金經理上任後通常都會進行調倉換股,產品的‘裡子’也可能都換了,存在較大的信息差,與此同時,大量賣出的股票也會影響二級市場。”

“多管一”或成主流

除去上述情況,增聘基金經理的主要目的還是爲了給原基金經理減負、培養新生代基金經理、亦或是爲績差產品“搬救兵”。

隨着近年來增聘基金經理頻現,雙基金經理或多基金經理管理制已不拘泥於“固收+”產品,成爲了常見模式。Wind數據統計,全市場11538只基金中共有2956只基金由兩位(含)以上基金經理共同管理,佔比約25.62%,超四分之一的基金採用共管模式。其中,還有14只產品基金經理人數達到4人。

從全球市場來看,多人共管產品是很多國家的資本市場在採用的模式。以美國資本集團爲例,目前其管理的基金均採用多位基金經理制度,平均每隻基金有6位投資經理共同負責。頭部基金如橋水、千禧、城堡等,均廣泛採用該模式。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向記者表示,一方面,產品共管模式對基金產品的發行和運作有積極的影響,多元策略能集思廣益;但該模式仍存一定的弊端,比如產品職責劃分不清晰或者投資邏輯迥異則會相互衝突,進而拖累產品的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