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管2023丨十大資管重磅事件
21世紀資管研究院 研究員 吳霜
回顧2023年,資管行業經歷了艱難的一年。去年滬指累計跌3.7%,深成指累計跌13.54%,創業板指累計跌19.41%;去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體呈現築頂後回落、總體震盪下行的走勢。
2023年12月8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實際上在監管層面,2023年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託等領域都出臺了具有行業變革性的政策,行業發展迴歸本源之基已然奠定。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站在2024年的起點,21世紀資管研究院梳理了去年資管領域有深遠影響的十大重要事件供讀者參考。
2023年3月7日,《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下稱《改革方案》)出爐。《改革方案》提出,將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整爲國務院直屬機構;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範管理等重磅改革內容。
根據改革方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是“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在具體監管職責上,強化機構監管、行爲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風險管理和防範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爲。同時,將央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點評:此前,在分業監管體制下,監管部門通常奉行“誰家孩子誰抱走”的原則,也導致出現了監管盲區等問題。此次改革意味着金融監管格局重新釐定,行爲監管得到了進一步的統一和強化,從而進一步提升金融監管的平衡性,審慎監管、行爲監管“雙峰制度”能夠在新的金融監管體系內得到進一步強化。
今年兩個關於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政策拉開了降費潮的序幕。
去年7月7日,中國證監會公佈了《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方案》,指導公募基金行業穩妥有序開展費率機制改革,支持公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他行業機構合理調降基金費率。
改革舉措包括:降低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產品的管理費率、託管費率,推出首批20只浮動費率試點產品,優化完善公募基金交易結算模式。其最重要的一個成果是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產品的管理費率、託管費率統一下調至1.2%、0.2%以下。
去年12月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管理的規定(徵求意見稿)》。
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合理調降公募基金的證券交易佣金費率;二是降低證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三是強化公募基金證券交易佣金分配行爲監管;四是明確公募基金管理人證券交易佣金年度彙總支出情況的披露要求。
點評:基金費率改革是整個金融體系規則建立中的重要一環,有助於推動金融行業規範化、專業化、透明化發展,也間接助力財富管理行業的進一步轉型。券商原有的公募基金證券交易佣金模式被打破,未來頭部效應會愈發明顯,推動券商研究所的供給側及發展改革。
《規定》是“後資管新規時代”金融制度和體系完善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個體系下,監管政策一方面在資產管理端將會延着費率下降、透明清晰的路徑前行,將更多的利益讓渡給投資者;另一方面監管政策在財富管理端會着力於改善投資者的體驗,讓財富管理機構站在投資者的視角,實現機構與客戶的共同發展,財富管理的制度建設或將成爲下一階段制度構建的關鍵。
此外,費率的改革短期內或帶來基金營收的下滑,但長期來看,在規模不斷增長的條件下,並不代表總收入下降。同時,加速買方投顧模式的轉型,未來,隨着無銷售費基金的興起,“買方投顧”模式或將蓬勃發展。
去年年底,農銀理財、中郵理財、華夏理財、信銀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密集發佈公告,對旗下多款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進行下調。實際上去年的業績比較基準整體呈下滑趨勢,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固收+產品在2023年1月初的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爲3.41%;而到2024年初則爲3.19%。
此外,銀行理財子公司去年多次啓動費率“打折”促銷活動。年底,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佈公告對部分理財產品相關費率進行優惠,優惠的產品主要爲固收類理財以及現金管理類理財。業內人士認爲,降費率是競爭環境下的一種營銷策略,可以增強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點評:銀行理財業績比較基準的下滑是目前資產荒的一種體現,今年以來存貸款利率整體呈下滑趨勢,優質高收益資產稀缺。費率打折則是銀行理財在規模壓力下的一種營銷手段,反映了在國內理財市場競爭格局升級背景下,各家公司在產品和服務上的競爭意識增強。針對規模佔比高、價格波動小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推出費率優惠可明顯提升產品收益率,以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吸引力,增加客戶黏性。
2023年,私募行業迎來首部行政法規。7月9日,《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對外發布,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爲促進私募基金行業規範發展,《條例》一是突出對關鍵主體的監管要求;二是全面規範資金募集和備案要求;三是規範投資業務活動;四是明確市場化退出機制;五是豐富事中事後監管手段,加大違法違規行爲懲處力度。
《條例》結合私募基金的特點,在靠近資產管理業務的平均監管標準的基礎上,適當爲私募基金保留了一定的靈活性,明確了政策支持,對母基金、創業投資基金、政府性基金等具有合理展業需求的私募基金,《條例》在已有規則基礎上豁免一層嵌套限制。這意味着私募FOF可以承接金融機構資管產品的資金,大大拓寬了資金來源渠道。
在處罰方面,《條例》增加了違法成本,違反法規的後果可能會導致“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00萬元的,並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點評:《條例》強化源頭管控,強化了對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股東、高級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的要求,將典型的損害投資者利益,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爲進行點明約束,並強化了相應的合規責任。
此外,對於實體經濟來說,《條例》促進股權資本形成,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服務重點領域和戰略性產業,有效支持國家戰略;積極發揮投資功能作用,助推經濟發展和創業就業;促進提升資本市場投資者羣體的機構化程度。
同時,強化監管手段,加大處罰力度,加速出清風險。《條例》進一步明確了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監管職責,以及可以採用的行政管理措施和行政處罰手段,大大提高了並處罰金的水平,有效提高違法成本,形成威懾,也提供了加速行業出清風險的必要手段。
2023年3月3日,滬深交易所發佈《上海證券交易所資產支持證券掛牌條件確認規則適用指引第5號——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相關要求(試行)》《深圳證券交易所資產支持證券掛牌條件確認業務指引第4號——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相關要求(試行)》。兩項新規明確了保險資管公司申請開展ABS及REITs業務的制度機制安排。
去年10月,已有國壽資產、泰康資產、太保資產、人保資產、平安資管等首批5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獲批試點開展資產證券化(ABS)及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業務。
點評:《業務指引》的推出,使得保險資管公司在ABS、REITs兩類業務上有了新突破,資產證券化業務擴圍到標準化市場,進一步拓展了險企的資管業務空間。有助於充分利用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豐富的投資、管理、運營經驗,促進ABS及REITs業務平穩健康發展,進一步推動多層次債券市場建設,是滬深交易所推動資產證券化平穩健康發展,進一步拓展資產證券化產品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舉措。
去年11月1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佈《信託公司監管評級與分級分類監管暫行辦法》,設置公司治理、資本要求、風險管理、行爲管理和業務轉型五大評級模塊,分別賦予權重20%、20%、20%、30%和10%,並設定對評級調升和調降的若干調整因素。並對不同評級的信託公司進行分類監管,從監管評級1級至6級,逐步提高信託公司非現場監管強度和現場檢查頻率,對具有系統性影響的信託公司,相較於同級別的其他公司進一步提高監管強度。此外提出,對於監管評級良好,且具有系統性影響的信託公司,可優先試點創新類業務。
此外,今年信託行業的另一大重磅政策是去年3月24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公開發布《中國銀保監會關於規範信託公司信託業務分類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將信託業務分爲資產服務信託、資產管理信託、公益慈善信託三大類25個業務品種。
《通知》按照資產服務信託的實質,對照資管新規關於破剛兌、去通道、去嵌套等精神,完善資產服務信託的分類標準和監管要求。《通知》明確資產服務信託不得以任何形式保本保收益,不得爲任何違法違規活動提供通道服務,不涉及募集資金。此外,信託公司開展資產服務信託,原則上不得發放貸款。
點評:對信託行業的一系列監管措施使得信託業務應當立足受託人定位,遵循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確保信託目的合法合規,爲受益人的最大利益處理信託事務,履行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受託責任。此外,按照信託服務內容的具體差異,對各類信託業務向下細分,突出能夠發揮信託財產獨立性等制度優勢的信託業務品種,鼓勵差異化發展,構建多元化信託服務體系。
去年,A股市場整體持續震盪,但ETF產品憑藉持倉透明、風格清晰等優勢,份額呈現逆勢增長,成爲了投資者參與A股投資的重要方式。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國內ETF數量已迅速增加至800多隻,ETF總份額一舉突破2萬億份,創下新記錄,總規模也創出新高,全市場ETF規模超2萬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有14只ETF淨流入金額超過百億元。這些產品主要包括滬深300ETF、科創50ETF、創業板ETF、上證50ETF、醫療ETF恆生互聯網ETF、半導體ETF等權益基金。
點評:權益ETF規模大發展背後原因主要是主動權益基金的超額收益相對欠佳;此外,ETF費用較低、買賣便捷也導致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借道ETF入市加倉。寬基ETF能夠分散風險,爲中長期資金入市做好鋪墊。其次,通過加速ETF的發展有助於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活躍度,以提供更好的投資機會並提高市場效率和公平性,進而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2023年,金價從最低的1804.5美元持續攀升,一度達到2146.79美元這一歷史高位,成爲年內全球市場表現最閃亮的資產之一。現貨黃金在2023年實現了略超過15%的年漲幅,爲2020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
根據Wind統計,截至去年12月30日,華安基金、博時基金、國泰基金、匯添富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公募旗下的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產品,年內也普遍實現兩位數收益。
點評:招商基金在最新發布的《2024年年度投資策略報告》中分析稱,金價在2023年上半年受避險需求推動上漲,下半年受美聯儲政策和市場預期影響震盪波動。具體來看,上半年歐美銀行業風波、債務上限危機及全球地緣政治動盪推升了黃金的避險需求,使黃金價格中樞整體擡升;下半年,美國經濟數據超市場預期和美聯儲“鷹派”發言打破貴金屬上行趨勢,導致金價5月初從高位回落,步入寬幅震盪區間。去年10月,地緣衝突助推市場避險情緒,金價因其避險屬性開始步入單邊上行區間。在市場避險情緒逐步降溫與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週期開啓時點的預期進一步提前的雙重影響下,金價於去年11月呈現“V”型走勢。
2月1日,中國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涉及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等主要制度規則草案公開徵求意見。這標誌着,經過4年的試點後,股票發行註冊制將正式在全市場推開,向着“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總目標加速邁進。
證監會表示,將綜合運用多要素校驗、現場督導、現場檢查、投訴舉報覈查、監管執法等多種方式,壓實發行人的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責任。同時,堅持開門搞審覈,審覈註冊的標準、程序、內容、過程、結果全部向社會公開,公權力運行全程透明、嚴格制衡,接受社會監督。
點評: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正式啓動,將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主要包括完善發行承銷制度,約束非理性定價;改進交易制度,優化融資融券和轉融通機制;完善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暢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快投資端改革,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
2023年對美國國債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年,因爲美聯儲先是繼續大舉加息,投資者擔心高通脹和潛在的經濟衰退。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10月一度突破了5%的門檻,這是2007年以來的首次。由於市場押注新的一年將結束加息和降息,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2023年最終被定格在3.866%,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爲4.25%。
點評:美債收益率波動影響美國聯邦政府借貸成本、美聯儲加息預期和美國經濟前景,備受市場關注。此外,隨着中國資本市場逐漸開放,海外資金流入中國證券市場的規模增大,美債利率可以通過海外資金流入直接影響中國債市和股市。這一指標還被市場視爲全球資產價格基準,其走勢對國際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有着廣泛影響。目前,美債利率仍處於高位,美國經濟狀況以及美聯儲是否會實現軟着陸並避免經濟衰退的不確定性也在繼續,是否降息成爲2024年市場最關心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