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興起「生態葬」 取代高碑大墓傳統喪葬

▲「2017清明•節地生態集體安葬公祭儀式」在銀川市福壽園黃河生態葬紀念廣場舉行。(圖/新華社

本報訊

從一方墓碑,到一個「花壇」,再到一小片永續利用的森林,或是一片海域拋撒骨灰...多年來,中國民間各種形式的「生態葬」正逐漸興起,取代「高碑大墓」的傳統喪葬形式,成爲很多人安葬和追思逝者的「首選」。

相對於傳統棺槨入土、高碑大墓的喪葬形式,生態葬以「草坪葬」「水葬」「樹葬」「花壇葬」「海水葬」等各種形式,不佔地或少佔地實現骨灰處理,被認爲具有環保、節能和成本低等特點。

剛剛結束的安徽合肥市2017年春季生態禮葬儀式上,77位逝者以「森林葬」這種不保留骨灰的方式迴歸自然,共同長眠在大蜀山文化陵園

位於合肥市郊的這座佔地130餘畝的中小型陵園,是當地人們安葬逝去親人的主要處所之一。如今,已有半數逝者選擇生態葬形式「入土爲安」,1400多位逝者長眠在生態葬園區,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質墓穴

「2007年,合肥市首次推出了花壇葬,作爲生態葬最早的實現形式。但那時只有14位逝者和家屬選擇這種方式,有人認爲生態葬較爲草率,有人認爲這是經濟不好的家庭迫不得已的選擇,民衆接受度的確不高。」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綜合辦經理李晶回憶說。

2009年,中國民政部提出要積極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葬法,鼓勵宣導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2016年,民政部、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鼓勵和引導人們採用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

李晶認爲,是多年來文明、莊重並充滿「人情味」的具體安葬方式,讓人們逐漸打消了對生態葬的一些誤解。「以森林葬爲例,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特質的可降解容器裡,在大蜀山森林中深埋。一般會一次集中安葬五六十位逝者,爲他們舉辦追思會,通過插柳、詩歌朗誦環節表達追思,將寫滿思念卡片點綴在一片形似‘綠葉’的背景牆上,併爲逝者建立紀念牆,以及多媒體檔案,讓親友們在任何地方都能緬懷逝者。」李晶說。

在生態禮葬儀式上安葬了親人的合肥市民張先生認爲,生態禮葬的全過程「既簡潔、安靜,又莊重肅穆」。

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7種不同形式的生態葬也正在逐漸取代墓碑,如樹木可用於骨灰樹葬,草坪用於骨灰草坪葬,立石用於景觀石葬……爲了方便家屬祭掃,這裡的生態墓園還計劃推出GPS定位功能,不清楚定位的親友可以更爲方便精確地找到墓地位置。

沿海地區,海葬則更爲人們接受。從1991年到2016年6月底,青島市已有超過1.2萬具逝者的骨灰魂歸大海,按農村傳統墓穴安葬計算,直接節約土地200多畝。今年起,當地的海葬還將開始採用環保海葬壇,不再讓骨灰「散撒入海」,並建設海葬生命文化公園,供人們緬懷逝去的親友。

記者瞭解到,多地政府也提高了生態葬的補助標準,合肥、青島、大連等多個地方都將生態葬的補助範圍擴大。(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