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門海淡廠變強大 日產4000噸可生飲水

金門縣府秘書長林德恭(右)贈送紀念品,感謝中央施工單位的努力。(李金生攝)

金門縣府秘書長林德恭(中)說明海淡廠改善和擴建功能,有助於地區水資源多元化發展。(李金生攝)

大金門海淡廠由中央水利署補助工程費3.1億元,完成功能改善和擴建工程。(李金生攝)

林德恭和陳明通等人在啓用典禮中,遵循古禮祈祝營運順利。(李金生攝)

大金門海淡廠竣工啓用,參與單位迎接歷史性的一刻。(李金生攝)

乾杯啦!」中央補助工程費3.1億元,日產4000噸可生飲水的「大金門海水淡化廠功能改善暨擴建工程」今(15)日竣工啓用。(李金生攝)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立委楊鎮浯和縣府秘書長林德恭等人爲海淡廠注入新活水。(李金生攝)

擴建和改善功能後的大金門海淡廠,日產4000噸可直接生飲水。(李金生攝)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強調,未來將可增加金門地區自有水源,確保用水穩定度和可靠度。(李金生攝)

中央補助工程費3.1億元,日產4000噸可生飲水的「大金門海水淡化廠功能改善暨擴建工程」今(15)日竣工啓用。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鍾朝恭強調,未來將可增加金門地區自有水源,確保用水穩定度和可靠度。

這項工程是由金門縣府委託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代辦,去年9月14日開工,今年8月27日竣工,除改善既有設施及周邊景觀,以及增設前處理單元,大幅降低RO(逆滲透)設備的維護成本外,並提供具有符合可直接「生飲」的水質,驗收完成後移交金門縣自來水廠負責後續營運。

共同主持竣工典禮的陳明通指出,金門「小三通」往來旅客在去年已逾182萬人次,爲確保金門旅遊產業用水符合「自主」、「安全」2大原則政府持續推動水資源多元化,包括自中國大陸引進補充性水源、海水淡化,均爲其中重要的一環。

陳明通強調,大金門海水淡化廠之功能改善及擴建,可循序漸進改善金門水源不足問題,提升自有水源比例,向水資源多元化目標更邁進一步。

水利署指出,離島地區因水文條件不佳、降雨量少,又受地形限制,水資源環境惡劣,現有水源已難滿足用水需求,大金門海水淡化廠擴建與功能改善,既可提升產水量又可確保水質,同時因採用最先進的水處理技術,符合節能減碳設計,包含降低用電量及無添加使用化學藥品,均可減少後續處理成本及對環境的衝擊

水利署表示,政府爲照顧離島地區居民生活基本需求,目前在金門、馬祖澎湖地區,已陸續推動興建近20座海水淡化廠;前瞻基礎建設預算中,也已覈定金門縣水利相關經費約10.5億元,未來不管是防洪淹水的改善或是水環境的營造成果,必定能爲金門地區帶來更好的發展,而今天海水淡化廠的啓用,將能保證金門地區近期內用水無虞,相關投資發展可蓬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