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風雲(十五)陸戰隊應該重新駐軍南海
▲1956年7月太平島重新駐軍,官兵在島上舉行升旗典禮。(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文/特約撰述 林健華
不管早期傳統武器射程有限,還是如今遠程兵力投射能力、武器射程增大,太平島一樣據有掌控南海航道及巴拉望航道的南沙海、空域重要戰略地位,尤其太平島機場落成後,軍事戰略地位更形鞏固,無論基於國土主權,還是放眼南海經濟、能源爭奪籌碼,政府都該修正片面國際和平奢望,重新派駐陸戰隊戍守東沙島及南沙太平島。
2005年,政府宣佈基於人道考量、方便醫療救援及日用品之補運,將建設太平島機場,由國防部編列預算、軍備局工程營產處統籌執行「太平專案」,規劃以島上既有的中央道路拓寬、加厚建一條長1150公尺跑道,供軍用運輸機起降;而施工單位敲定由陸軍6軍團53工兵羣工3營負責,光是前置作業、任務研討會就費時3個多月;工3營隨即展開選兵,挑選包括泥作工、模板工、鐵工等具有土木專長及重機械操作士官兵,造冊嚴格控管銜接及離退。
10月,軍備局工程營產副處長洪錦標、陸軍工兵處長蕭樂同及工3營長王萬富帶領先遣人員十多人,搭乘海軍成功艦前往太平島現場探勘;11月,由陸軍編成的施工指揮部納編軍備局、聯勤及3個工兵連約600人,花2天在高雄新濱碼頭裝載各式裝備及建材,坐上船塢登陸艦LSD-193旭海艦,航行3天3夜抵達太平島。
▲興建太平島機場所需建材都由臺灣本島運補,官兵得一一吊掛上岸。(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太平島機場工程是依空軍總部所提供C-130運輸機的需求及實地測量結果,設計出長1150(後增爲1200)公尺、寬30公尺,並於東側設置可停2架C-130的停機坪一座,西側設置回機坪供飛機迴轉使用。
從2005年10月到12月人員到齊,施工至2006年7月停工算第一階段,施工部隊官兵5點起牀,用完早餐6時上工,9點供應點心一次,11時30分午餐、休息,下午2點做到6點30分;太平島氣溫可達40℃,爲防官兵曬傷,部隊特別採購防曬乳,提供所有官兵使用,就有人不信邪,不擦防曬乳,整臉曬傷起泡、脫皮,敷藥包紮後被笑稱活木乃伊。
光是跑道整地夯實工程,因鳥糞層質地堅硬,且高層差基準度不能超過2%、跑道泄水坡度要達6%,爲求精準無誤,只能刮除、填土夯實反覆作業,耗費很多時間;整完地,進行鋼模組立及灌漿,若鋼模無法承受混泥土壓力崩模,就得重灌,灌漿不能稍停,各施工組官兵都得冒着高溫、烈陽持續作業;灌完漿,必須切割5乘6公尺鋸縫線,避免熱漲冷縮產生髮裂或不正常裂縫,損壞部分得挖掉重灌,完成後,必須持續灑水溼治養護。
▲機場跑道工程要求標準精準無誤,官兵冒高溫烈陽施工。(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2006年7月,進度已達33.48%,但因預算編列問題致工程停擺,除留下少數養護人員,施工部隊調回臺灣;2007年8月,預算有着落後,進行第二階段工程,雖有許多官兵已退伍,但在機場工程專業得標廠商指導下,又有先前施工經驗,區分兩組同實施工順利,全部工程於12月12日竣工。
2008年1月21日上午6時30分,一架載着空軍司令彭勝竹、439聯隊長李世纔等人的C—130運輸機從屏東起飛,約9點30分,太平島跑道進場端已能目視飛機身影,伴隨飛機轟隆隆引擎聲,飛行員將運輸機以優雅姿態於9時40分降落太平島機場,守島陸戰隊官兵及施工部隊在飛機觸地剎那,瞬間爆出歡呼聲,久久不能停歇,12時40分飛離太平島,完成C-130試航。
▲▼陳水扁總統主持太平島機場啓用典禮(上)及揭幕機場竣工紀念碑(下)。(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2008年2月2日春節前,當時總統陳水扁在國防部長李天羽、空軍司令彭勝竹、內政部長李逸洋、海巡署長王進旺等陪同下,搭乘C-130於10時32分降落,親自主持機場啓用典禮(ICAO代碼RCSP),也爲機場竣工紀念碑揭幕,鋼構石材的紀念碑正面由陳水扁題有「永保太平」,背面則刻有581個施工官兵的姓名。
2013年起,政府爲因應詭譎多變的南海情勢,規劃將現有1200公尺跑道增長爲1500公尺,俾便未來空軍戰機能安全起降,有效遂行南海作戰任務,未來太平島機場將不僅是「簡易機場」。
▲1995年端午節,太平島官兵舉行「劃舟」比賽。(圖/摘自陸戰隊刊物)
現在南沙太平島完全被菲律賓中業島、越南敦謙沙洲和鴻庥島以及中共所佔領、吹填的6個島礁所重重包圍,加上各國武器、戰具大幅更新,政府原先片面基於緩和區域政治、軍事緊張而撤軍,改由海巡署官兵駐守執法,雖然人員仍委由國防部代訓,畢竟不是武裝部隊,無論戰鬥意志、作戰任務遂行、武器裝備操作嫺熟度,都難以比擬正規軍隊,極有必要基於維護國家主權、捍衛國土完整及保護海洋資源,檢討、修正南海政策,讓國軍最具戰力的陸戰隊重新進駐南海。(系列完)
▼太平島採風。(圖/摘自陸戰隊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