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AX分配有標準 我機會不樂觀

根據「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規定,需考量三大沖擊進行疫苗分配。(路透

爲預防新冠肺炎,許多國家投入疫苗研發,臺灣雖與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簽約,但根據「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標準,COVAX依國家人口數分配疫苗,以各國3%人口接種疫苗爲基礎公平分配評估下來,臺灣即使分配到疫苗,數量也只有人數的3%,遠低於衛福部宣稱的60%。

COVAX是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共同領導。臺大公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COVAX統計2021年預計生產20至40億劑疫苗,而富有大國已預購超過20億劑,目前COVAX在全球疫苗分配方案可分爲兩種,現行COVAX採取第一種,依國家人口數分配疫苗,以各國3%人口接種疫苗爲基礎公平分配,並持續提升至20%。但是這樣一致性做法有缺點,相同人數國家其過早死亡、經濟傷害程度並不相同,有失平等。

依照上述標準,臺灣即使分配到疫苗,數量也只有人數的3%,遠低於衛福部宣稱的60%。

第二種則是根據第一線醫療人員、65歲以人口以及共病症等感染以後比較容易重症死亡的人數分配疫苗。陳秀熙認爲,這項建議缺乏相關實證研究資料,而且許多低收入、經濟較差的國家,高齡人口比例較高,反而拿到的疫苗更少,若沒有優先分配也會造成不平等。呼籲疫苗分配應該要重視公平性

因此,陳秀熙呼籲,疫苗的分配需考量三大沖擊進行優先順序分配,第一、哪些地方的新冠肺炎比較容易致死,例如南美國家;第二、沒有感染者造成間接健康危害,臺灣就是其中之一;第三、全球經濟衰退導致高失業率的國家,印度就是很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