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洛杉磯看臺北(一)

美國公園提供免費塑膠袋,提醒主人記得撿拾寵物糞便。(洛杉基提供)

洛杉基

九月底在臺灣剛結束一個歷時數月的科技顧問項目,旋即出發前往美國洛杉磯度假;把人際間的爾虞我詐、電子業的起起落落、政治界的紛紛擾擾,全部拋在腦後,讓自己的身心,在這個曾經熟悉過的異鄉城市徹底得到解放與洗滌。

這次來到美國,適逢東岸遭受Sandy颶風侵襲、美國總統大選中情局頭子婚外情曝光而下臺,似乎也不十分平靜。不過也見識到了美國媒體的巨大影響力,與恪守新聞道德所樹立起來的公信力

無所不在的網路,讓我每天都能感受到臺灣的脈動。一邊觀察着美國,一邊比較着臺灣,感觸頗深。於是決定將這段時間的見聞,分幾次寫出來,與國內網友分享,交換心得。

第一篇 文明生活篇

出生於臺灣,住過美國東西岸、上海臺北等地的我,如果有人問我:氣候最適宜居住的地方是哪裡?我會毫不猶豫地說:美國南加州

是的,有首老歌“南加州從來不下雨”,雖然歌詞內容有點誇大,但是也十分接近事實。

來到南加州一個多月來,九成的日子都是陽光普照、萬里無雲的天氣,湛藍天空,藍得無邊無際。偶爾下了幾天雨,都是隔天就幹了。乾燥、清爽、舒適的日子,讓人每天忍不住深呼吸,感到每顆肺細胞都乾淨得活躍起來。

相較於臺北夏季的酷熱潮溼,空氣裡總是飽含着車輛廢氣下水道腐味與處處漂浮的煙味,雖然聞了親切,但是聞久了卻又讓人忍不住要戴上口罩。南加州車子多,空氣品質雖然不是一流,但是與臺北比起來,還是好得太多了!

與亞洲國家相較,南加州地廣人稀大衆交通比較欠缺。一般住宅區,都會離開熱鬧城區與高速公路有段距離空曠幽靜,幾乎沒有什麼讓空氣污染的機會。住宅區附近,少不了會有公園綠地;綿延數公里的自行車道步道,更是可以讓人可以在綠蔭中放心地漫步,不用擔心身邊隨時會竄出來的機車或車輛。

臺北公園及一般河邊步道里,最讓人受不了的一點,就是這些公共場所幾乎成了各家寵物的公共廁所。在美國公園裡,對寵物有着既人道又貼心的設備,讓綠地及步道,總是保持着乾淨清爽,不用擔心踩到寵物糞便。

▼美國公園飲水器的設計,同時照顧到人與狗。(洛杉基提供)

附上幾張在步道所拍的照片以資證明。步道沿路有幾個設有警示牌的柱子,告訴寵物主人要記得收拾寵物糞便外,還免費提供專用塑膠袋,讓主人可以撿拾寵物糞便並丟棄在附近的垃圾桶。他們連飲水器的設計,都考慮到可以讓寵物方便飲水的高度與特殊的出水方式,讓主人與寵物一起解渴。

回頭想想臺灣,筆者住在文山區,附近的河邊自行車道,沿路寵物隨意大小便,很少看到主人願意彎腰撿拾,要是不小心踩到狗屎散心不成反而換來一肚子氣。狗主人還假裝沒看到,若無其事地走開。

每次到了美國,就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禮貌、尊重與友善。過馬路,兩邊來往車輛必然停下來,讓行人先過;在公園步道與陌生人面對面擦肩而過,對方必定微笑說聲嗨或互道早安。剛從臺灣來,還真不太習慣;因爲在臺灣過馬路,必定左顧右盼、畏畏縮縮,讓車子先過,哪敢冒着生命危險與車輛過不去? 看到陌生人,也必定低着頭快步走,免得被對方認爲沒事微笑,必然有所圖或者精神異常。

最近臺灣也開始要求車輛要禮讓行人,否則重罰。到了美國,才知道這種車輛禮讓行人的習慣,已經深植人心,成了文化的一部份,那還需要立法來規範或重罰?

幾年前幾個年輕朋友從美國來到上海,對地鐵站中“不準隨地吐痰”的警告圖文標誌深感好奇,還拍了照片PO上facebook當成特殊景觀與朋友分享。

以移民爲主的美國,雖然只有三百年的建國史,但是比起號稱有五千年曆史文化的中華民族,似乎還要文明許多。他們無論小孩成年人,都懂得尊重別人。在公園裡,每每看到父母教育他們剛會走路的小孩,蹣跚地把垃圾丟進垃圾桶裡,總有無比的感動。三百年雖然不長,但是歷經幾代的教育與潛移默化,卻足以改變一個國族的文明習性

文明,簡單的說,就是懂得尊重別人。中華民族如果要將這種懂得尊重別人的文明,融進咱們的文化骨髓中,到底還需要幾代的演進才能竟其工?有人反駁說,數億人得先要餵飽肚子,才能談得上文明。無論臺灣、大陸,吃飽已經不成問題,有些還甚至暴發到朱門酒肉臭的地步。但是,就不知道華人的文明,要到那天才能跟上財富的腳步?

作者洛杉基,北市,博,專業經理人。簡介表示,他出生於臺灣北部漁村,留美博士,曾旅居美國、中國,現長住臺北市。如蒙轉載、剪貼,需事先徵求作者同意。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