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開拆34年「跨鐵路橋」忠孝橋引道 原因大解密!

▲忠孝橋引道即將在春節期間拆除。(圖/記者李鍾泉攝,下同)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臺北市已有34年曆史的忠孝橋引道將在除夕(7日)起進行拆除作業,而這也是北市現存最後一座「跨鐵路橋」,消息一出,引發各界熱議臺北市柯文哲日前下午在臉書宣佈,「這是臺北西區門戶計劃的第一步」!而這項拆除作業,其實早在27年前北市府就有計劃,直到2012年才推出預計動工日期。

柯文哲指出,臺北車站是臺鐵、高鐵捷運六鐵交會的門戶,但是交通紊亂、行人動線侷促、古蹟資產被掩蓋,旅客一踏入臺北,無法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美好和進步,因此必須整體改善,讓歷史與門戶再生。他也說,「北門」是清代時期進入臺北城的重要門戶,更是目前臺北唯一保存完整的城門,但如今如此重要的歷史古蹟卻被高架橋所壓迫,而鐵路地下化後,忠孝高架橋可以功成身退,「拆除忠孝高架橋引道是改造西區門戶的關鍵第一步」。

市長林欽榮表示,新工處已仔細做好交通維持規劃,特別選擇春節期間進行,主要是因過去春節期間,臺北的交通流量只有平常的三分之一,交通影響可降到最低。新工處說明,春節除可降低交通衝擊,鄰近北門的中華路延平北路段採用鏈鋸及盤鋸進行單元切割調離橋面版及墩柱,一方面保護古蹟不受損壞,一方面可快速作業減少噪音,並將其調離至暫置場進行破碎,減少空氣粉塵環境污染

忠孝橋引道原名忠孝西路高架道路,在1982年完工,興建目的是爲了解決鐵路地下化前,路口平交道造成交通停滯的瓶頸。臺北市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指出,隨着鐵路地下化後,高架道路功能降低,反而妨礙都市景觀與北門歷史意象中正忠孝橋引橋拆除及周邊平面道路路型改善工程完工後,將提升都市景觀,創造開放空間,重現北門地景意象。

忠孝橋引橋拆除作業共分成三階段,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7至14日將進行引道主體拆除;第三階段爲路型調整及引道拓寬階段,施作平面道路路基路面改善、永久及暫時性路型、人行道拓寬、引道橋樑拓寬及照明交通附屬設施等作業,施工時間15日至11月30日止。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