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植物性飲食 哈佛研究:這樣吃可望降10%中風風險

哈佛研究:這樣吃,可降10%中風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

腦中風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臺灣每年逾3萬人發生腦中風,甚至導致失能、死亡,但其實大部分中風可以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哈佛大學日前也發表新研究指出,只要調整飲食習慣,就能降低10%的中風風險。

依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爲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死亡人數超過1.2萬人,中風對於國人健康衝擊甚鉅,且中風恐造成失能,長期住院與慢性殘障失能的花費都相當可觀。放眼全球,中風同樣是重大健康問題,如何預防中風、降低中風風險,也是不少科學家關注的議題

植物性飲食有助預防中風,但有前提...

隨着蔬食風潮興起,尤其是以植物爲主的「植物性飲食」被發現對健康有不少益處,備受討論,但過去研究多指出,以植物爲基礎的飲食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很少有研究瞭解植物性飲食對中風風險的影響,如今哈佛陳曾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針對超過20萬受試者,展開長達25年的飲食追蹤。

研究人員根據受試者所吃的植物性食品的健康程度,將受試者分爲健康植物性飲食者及非健康植物性飲食者,而每月吃肉少於1次的受試者則歸類素食者,其餘被歸類爲非素食者。

植物性飲食並不完全限制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但飲食以植物爲主,值得注意的是,健康植物性飲食指的是,富含蔬果、全穀類豆類食物及健康油脂,並攝取較少精製澱粉含糖食物,健康植物性飲食者每天至少會攝取超過7份的健康植物性食品;非健康植物性飲食則是指,含糖飲料、精緻澱粉、過度烹調或加工食品等。

結果發現,相較非健康植物性飲食,健康植物性飲食可將中風的總體風險降低10%,缺血性中風機率也下降8%,但對於出血性中風並沒有明顯影響。

腦中風大致分爲2種,一是血管破裂出血所致,也就是出血性中風,另一種則是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所造成的缺血性中風,以亞洲來說,缺血性中風約佔8成左右。「缺血性中風大多跟血管老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相關,」新光醫院醫科醫師朋馳解釋,這項研究會有這樣的發現,也可以理解爲健康的植物性飲食對於降低這些代謝性疾病來說,效果比較明顯,因此進一步有助降低缺血性中風的風險。

布萊根婦女醫院副教授、論文共同作者凱瑟琳‧雷克斯羅德(Kathryn Rexrode)說,許多人一直試圖多吃點植物性食品,但根據研究結果表明關鍵在於植物性飲食的飲食質量,攝取更多健康的植物性食品,可能有助於降低中風的長期風險。

素食、植物性飲食感覺很健康,但食物選擇也會影響,柳朋馳指出,儘管吃全素,但若是都攝取油炸類、高澱粉、高糖、高鹽的食物,其實還是可能增加代謝性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他也提醒,一般飲食性研究除非有嚴密的追蹤,否則僅能作爲參考的方向,可看出植物性飲食偏多的飲食方式,對於代謝性、心血管疾病似乎有幫助。

●植物性飲食有助降低中風風險,但素食竟不能?

儘管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有助降低中風風險,但意外的是,研究團隊也發現,素食者的總中風風險並沒有下降,中風風險降低的受試者不一定是素食者,而是吃進最多健康植物性食物的人。

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因爲素食烹調過程,使用到不健康脂肪以及不健康的植物性食品所導致。

事實上,過去也有研究觀察到,全素素食者中風機率不但不會減少,甚至反而可能會增加,當時研究人員推測與維生素B12攝取不足有關,由於維生素B12普遍存在於肉類奶類海鮮蛋黃等,因此素食者容易缺乏,維生素B12是細胞生成的元素,如果缺乏可能導致貧血和神經系統的問題。

腦中風的主要種類。(圖/康健雜誌提供 李文譯製圖

●如何讓自己的飲食,更偏向植物性飲食?

若是不知道怎麼改善自己的飲食,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註冊營養師凱瑟琳奧斯瓦爾特(Kathleen Oswalt)分享了一些簡單方法,增加日常飲食中的植物性食物:

.增加蔬菜食用比例

確保餐盤中一半是蔬菜,重點是簡單地增加植物性飲食份量

.慢慢調整飲食:

先從每週一餐不吃肉開始嘗試

.增加料理中的蔬菜份量:

如果料理需要2杯菠菜,就增加3~4杯菠菜。攝取更多蔬菜能讓膳食中含有更多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等,從而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則提醒,應該要攝取多元的植物性蛋白質,將含有植物性蛋白質的全穀類、豆類、菇類藻類等相互搭配,營養更均衡。

植物性蛋白植建議多元搭配,營養較均衡。(示意圖/Shutterstock)

植物性飲食相較全素食彈性更大,柳朋馳建議,若想嘗試植物性飲食的民衆,其實可以先從地中海飲食着手開始練習,把蔬食比例拉高,並且用海鮮取代紅肉

除了飲食上多吃蔬食、避免大魚大肉外,柳朋馳也指出,多補充水分、多運動、避免抽菸等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避免傷害血管內皮細胞,預防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