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居家照顧 可能是取代外籍看護的長照新解方?

24小時居家照顧,可能是取代外籍看護的長照新解方?(圖/林依瑩康健雜誌提供)

依靠外籍移工提供長照服務爲主的臺灣,因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移工因邊境管制無法入境,直接衝擊需要長照的家庭。但也讓更多人開始思考:如果有一天,臺灣沒有外籍移工,長照能夠怎麼辦?

這已經不是「如果」,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已經達成目標。伯拉罕合作社鼓勵在地人成爲照顧服務員,並接受抽痰訓練,再透過一天三班制的安排,提供24小時無縫接軌的All in one居家照顧。

另一方面,伯拉罕合作社再透過跨專業的連結,請居家醫師和居家護理師走入長輩家中,讓長輩在家得到醫療照護。

這2項關鍵,讓曾經重症躺臥在護理之家一年的78歲林伯山爺爺,能返回部落家人相聚,還可扶着行器走去找朋友、上教會、巡果園。另一位住后里的氣切阿公也在2個月內,陸續脫離氣管內管鼻胃管,找回正常生活

伯拉罕合作社透過24小時的All in one照顧,讓曾經重症躺臥在護理之家1年的78歲林伯山爺爺返回部落與家人相聚,還能扶助行器走去找朋友、上教會、巡果園。(圖/林依瑩、康健雜誌提供)

●林依瑩的長照夢想:取代外籍移工照顧

位於臺中市大安溪畔的伯拉罕合作社,是2020年2月成立的居家式長照服務機構。伯拉罕(Plahan)在泰雅族語言中有烤火、互助和興旺的意思,合作社的成立宗旨爲「一羣人」透過以人爲本的陪伴照顧,爲長者搭造與社區共老的家。

催生伯拉罕合作社並創造大安溪畔奇蹟的推手,就是前臺中市副市長、伯拉罕合作社主席林依瑩。她在2019年卸下副市長職位後,轉身參加照顧服務員培訓,並舉家搬進臺中市和平區的達觀部落,從此投入第一線長照服務。

3月24日,林依瑩在《康健》和伯拉罕合作社共同舉辦的2021翻轉長照趨勢論壇上,分享她如何讓伯拉罕合作社在一年多之內,成長爲擁有102名照服員的居家式長照服務機構,並且幫助多位重症長者回家並脫離插管人生

「我的夢想是要讓臺灣在地的照服員取代外籍移工,」林依瑩說,臺灣20多年倚賴來自東南亞地區的移工幫忙長照服務工作,但她相信,臺灣可以自己人照顧自己人。只不過,這不是隻有她來當照服員就好,而是需要集合一羣人一起來做。

「部落真的什麼都沒有,工作難尋、就醫困難,但需要長期照顧的失能或亞健康長輩卻非常多,」林依瑩說道。

恰巧,長照2.0政策的開辦,替照服員的就業機會打開一扇大門。林依瑩找上有辦理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經驗的基督復臨安息日雙崎教會的師母潘嘉玲,兩人一起在部落揪團報名上照服員訓練課

好不容易湊齊20人開班上課,包括後來陸續加入的居民,約8成的人訓後加入伯拉罕合作社。其中不乏有20~30歲的年輕照服員,他們會帶長輩去串門子、到公園運動或到學校看運動賽事,還會在長輩生日時,貼心送上小蛋糕。

林依瑩在2021翻轉長照趨勢論壇上,分享她的長照夢:在地人照顧在地人,取代外籍移工照顧。(圖/康健雜誌提供、陳德信攝)

●取代外籍看護關鍵1:居家照服員學抽痰

不過,照顧重度失能長輩最難的就是抽痰,對於居家照顧的長輩,過去都是居家護理師到宅執行,但陪在長者身邊最多時間的人是照服員。林依瑩在接受完抽痰訓練並取得證照後,也發覺:抽痰是照護重症長者最需要的技能之一。

於是,有5名居家照服員在林依瑩的鼓勵下接受抽痰訓練。被送訓的照服員楊蓓驊吳依柔都說,第一次替重症長者抽痰,真的很緊張,很怕做不好。

伯拉罕合作社以團隊服務,照服員在執行氣切抽痰時,團隊中醫療專業的人員會提供現場指導及諮詢,給予支持,讓照服員可以克服恐懼,「當我們征服懼怕,就更有信心能把個案照顧好,」楊蓓驊說道。

●取代外籍看護關鍵2:串聯居家醫療、居家護理

此外,伯拉罕合作社結合在地的居家醫師、維恩診所院長傅華國,以及居家護理師、銀享全球公司護理主任樑娟娟,串起居醫、居護、居服三方的連攜緊密合作。如此一來,重症長輩在家也不怕缺少專業照顧。

特別是幫助林伯山爺爺脫離氣切管、擺脫每天看天花板的臥牀人生,讓幫過林爺爺抽過痰的楊蓓驊與吳依柔都很有成就感。「這讓我覺得,能成爲照服員很驕傲,也是很快樂的事,」楊蓓驊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伯拉罕合作社與食二糧創辦人楊環靜合作引入「友雞」生活,讓長輩透過飼養母雞得到身心療愈,並且能從雞蛋獲得蛋白質營養,或製成手工蛋卷販售。賣雞蛋和蛋卷的收入,全投入部落弱勢長者的公益晚餐計劃。

●24小時居家照顧 多元互助找出可負擔的價格

由此可見,伯拉罕合作社不只是居家式長照服務機構,也扮演着推動地方創生及共生共榮的角色,透過開拓在地就業機會,讓居民可以養活自己、生兒育女、並照顧父母,不怕經濟和照顧負擔拖垮生活。

只不過,林依瑩坦言重症長者的24小時All in one居家照顧服務,若完全自費費用是高的,以近日移除氣切管路的后里阿公爲例,扣除長照2.0八級補助,就每月需要自掏腰包花費8萬元左右,除了照顧人力,還有添購醫療輔具耗材等費用。

「其實每月花8萬元,看似高價,但是讓長輩幾個月後可以回到原來的如常生活,費用會大大降低,總計支出其實反而比長期聘僱外籍移工更便宜的!」若是這樣的支出非所有的家庭都能負擔,也可以結合募款或志工時間銀行等多元方式,開創出民衆可負擔的價格。

林依瑩期盼,伯拉罕的All in one居家服務和共生照顧模式能複製出去,她更期待未來有政策的支持,讓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夢想早一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