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美文化園 300親子自制羅黏香彩繪香包

鹿港黏香戲偶大師太白粉摻入鬆羅粉(臺灣檜木粉)和肖楠木粉,揉製成團,即成爲香氣迷人的「羅黏香」材料。(謝瓊雲攝)(謝瓊雲攝)

參與的大朋友小朋友,在古色古香的成美文化園古厝中以現代化造型模具壓制「羅黏香」香包。(謝瓊雲攝)(謝瓊雲攝)

參與的大朋友小朋友,在古色古香的成美文化園古厝中以現代化造型的模具壓制「羅黏香」香包。(謝瓊雲攝)(謝瓊雲攝)

已乾燥硬化獅頭造型羅黏香,可讓小朋友發揮想像力與創意彩繪出各種顏色。(謝瓊雲攝)(謝瓊雲攝)

消失60年的古早味傳統造型羅黏香香包。(謝瓊雲攝)

古早味香包,彰化永靖成美文化園傳承臺灣民俗傳統,27日邀請鹿港戲偶大師施建宏教導300多名親子製作「羅黏香」彩繪香包,再現這項已消失60年的民俗工藝,天然原料與馥郁香氣充滿復古情懷

歡慶端午、天然的尚好!早年鹿港古都制香興盛先民以制香剩餘材料,俗稱「鬆羅」的臺灣檜木粉、摻入遇水即產生黏性的肖楠木樹皮粉或可食的太白粉中揉捏成團,壓入各種模型製成各種「羅黏香」木製童玩木偶或造型香包,香氣自然深沉,待乾燥硬化後,再以毛筆顏料上色彩繪。

北斗鎮黃小姐帶着讀國小的兩個兒子來製作香包,她說兄弟倆都是第一次體驗,有別於許多市售香包以化學香料填充縫製母子三人合力電影卡通明星恐龍模型壓制「羅黏香」,製作手法新鮮有趣、而且傳統香包配戴在身上更讓人感到安全安心。

施建宏指出,傳統香包「羅黏香」最早出現在1920年代,1950年代後香包逐漸以其他替代物品製作,市面上已不復見這種天然造型香包,完成後裝布囊裡,或以葫蘆木珠紅繩串起做成項鍊手環配戴在身上,可趨吉避凶保平安

成美文化園執行長陳茂嘉表示,延續去年端午邀請永靖附近鄉鎮親子一起體驗自己縫製香包,今年更將百年前的常民文化,透過大師示範重現在民衆眼前,這些羅黏香壓模而成的仿木雕童玩,既延續物命又可發揮創意,也把傳統技藝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