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雙週刊/精算保障與責任 買夠不必買多
文/李致平
「投保金額」的設定必須注意兩個重點:「保障」與「責任」。這裡麪包含了生命與健康的保障,以及個人應負擔的家庭責任等。
39歲、在竹科工作,並有一個9歲兒子的桓莉,因爲先生的工作收入不錯,所以在結婚之初,兩人就做好協議:先生的收入負擔全家大小的各項日常生活開銷與支出,至於她工作賺的錢,則全數作爲全家旅遊基金與保費支出帳戶。
近幾年來,隨着不同保險公司業務員的推薦,她給全家每位成員,買了不下十張以上的保單。仔細把這些保單支出加一加,每月光是保費支出,居然就等於她的月薪。
時下只要提到投保金額,一般人印象最深的,大概就屬保險的「雙十原則」(也就是保額是「年收入十倍」,保費則是年收入1/10)。然而,博飛特財務管理顧問執行副總黃建翔首先表示,這樣的計算方式其實是不正確的!
算算你的未來貢獻金額
他進一步澄清,雙十原則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採用財務會計準則再保公會的規範準則所設定,它是針對「再保險」的保費計算,而不是一般的「人身保險」的準則。
所以黃建翔指出,人身保險的理想保額,還是需要經過客觀的需求分析,以及主觀上,對被保險人與受益人的心理安全需求,進行整體考量後再做決定。
理財專欄作家李雪雯表示,「投保金額」的設定必須注意兩個重點:「保障」與「責任」。這裡麪包含了生命與健康的保障,以及個人應負擔的家庭責任等。因此簡單來說,小資族可以根據以下的風險需求分析及參考數字,設定自己應該購買的保障金額。
黃建翔認爲,人壽保險(定期或終身)的購買,一般來說可用兩種原則來估計適當的保額:
1.未來貢獻計算法:
例如以35歲的男性爲例,目前每年收入是40萬元,假設他預計自己會工作到65歲退休,那麼,30年下來的「未來貢獻金額」就是1200萬元。
2.維持現況金額計算法:
例如這位男性每年要奉養父母12萬元,預計他們從60歲活到80歲、總共20年,總金額就是240萬元。此時,就可以買一張240萬元的定期壽險,受益人就直接寫父母的名字。
另外,假設還有小孩子及房貸,也以子女教育金額,購買定期壽險或是保費更爲便宜的家用生活保險,將子女或太太當受益人;至於房貸,可以用房貸餘額的同等數字,購買減額型定期壽險,受益人寫太太的名字。
黃建翔表示,定期醫療險的保額設定,可考慮被保險人所期望的住院醫療水準,再減去社會保險可支應的餘額爲準。
華瀚保經臺北事業部負責人蘇桔明實際以目前雙人房一天病房差額爲例指出,小資族在購買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時,設定爲「每日限額2000元」,可以算是最基本的保障。
三、重大疾病(特定傷病)或癌症險:
在金額的設定上,黃建翔建議,特定傷病險的購買金額,至少是3到6個月的「生活費」。他解釋,這是因爲罹患特定傷病,通常並不會立即危及生命,而投保這類保單的意義在於:當做被保險人的「生活復元補助金」。
他同時強調,目前多數的特定傷病都是屬於一筆給付型理賠,所以可以用「花錢買生活重整時間」的觀念,先計劃自己或家人需要多少時間重整罹病後的生活,再以上述這段時間所需的生活費用,進行更精確的保額計算。
由於符合殘廢標準之後,日常生活上的照顧恐怕都需要聘請專人代勞,因此黃建翔建議殘廢險的購買金額是:以「申請住進療養中心(每月至少是3到6萬元)」,或是「請國內看護(每月至少6萬元)」爲計算標準。
五、責任險:
蘇桔明建議,責任險的保額最好買到最高。以機車責任險爲例,「身體及體傷是200萬元、單一事故最高400萬元、財損最高50萬元」之下,重型機車的保費約是1000元出頭,輕型機車纔不過700多元;假設是開車,最好能加買「汽車超額責任險(500萬元的年繳保費約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