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國家都有“素質教育清單”

原標題:鼓勵孩子融入社會,培養學生責任意識:不少國家都有“素質教育清單”

文化課外,孩子的素質教育近些年來一直是各國教育部門愈發重視的一門“人生課”。在中國,一些學校給中小學生開出“素質教育清單”,要求學生在一學期內完成若干次做家務、做社區義工或去博物館參觀。由於是否完成“清單”需要家長監督配合,類似活動在家長羣裡成爲討論的話題。實際上,“素質教育清單”在國外也並不罕見,如何平衡文化課與全面發展的關係,以及家長的參與,也經常存在爭議。

美國:社區送上“福利”

“讀不同領域書目300分鐘”“參加一項體育夏令營”“自己設計並完成一次社會調查”,這都是美國小學常見的課外“素質教育清單”。雖然學校會經常安排時間帶學生參觀博物館、參與農場見習等活動,但爲保證學生不“荒廢”寶貴的課外時間,學校會用清單方式鼓勵學生多參加社區活動。雖然這些活動並非強制性,但通常會給予完成的學生一些獎勵

“很多活動需要家長配合記錄,比如鍛鍊多長時間,參加夏令營等”,在伊利諾伊州居住的李先生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一般來說不會非常消耗家長的時間,所以大家也不會‘作假’,畢竟還是希望孩子真正得到鍛鍊。”他介紹稱,每次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時,會在清單上打個對勾,在截止日之前無論是否完成,都要交給學校,學校會根據大家的完成情況調整下一次清單安排。

李先生表示,清單沒有對水平的硬性要求,“比如去夏令營,一些家庭可能負擔不起比較高級的,就會把孩子送到社區裡很便宜的或者免費公益性質的”,他介紹孩子曾參加過游泳和籃球夏令營,“教師”也都是在附近上學的大學生做兼職,甚至有些是私人組織。“都在一個小區裡活動,家長也能比較安心。”

對於那些努力完成了清單的學生,學校通常會在當地政府或商家的配合支持之下,給予一些獎勵。“小的可能包括一次免費的6寸披薩,大的可能是一次遊樂場打折票。”李先生說,由於開銷太高,就算得到打折票,一些家長可能也不會帶孩子去遊樂場,“但是他們通常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已經很滿足了”。

德國:孩子做家務寫進民法

歐洲各國,人們總能在博物館、植物園、工廠等地方,看到老師帶着小學生參觀、寫生、討論等場景。“參加校外活動,是歐盟各國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法規都有規定。”德國慕尼黑大學基礎教育專家霍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每個學校的教學大綱和老師的教學活動中,相關法規都會得到體現。

歐洲小學素質教育首先體現在課程表上。如德國小學,除了德語、數學等主課外,還有4節“常識課”。包括史地、自然常識,以及紙工、編織、木工、陶器等手工課。柏林米特區一所小學的教務負責人呂貝卡對記者表示,課外素質教育活動主要包括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以及博物館、科學研究所、劇院、體育俱樂部等機構組織的活動等。“許多學校也會有各種清單,比如一學期需要參與的素質教育活動,這是教學大綱硬性的規定。”呂貝卡舉例說,諸如此類的活動包括參觀消防警察局,與消防員一起學習滅火與火災的常識;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到達郵局,又被投遞出去;坐有軌電車,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做兩次社區義工等。

這些活動不少都需要在父母的監督下完成,比如每天需要監督小學生做30分鐘至1小時的家務。《德國民法典》第1619條規定:“子女是家庭的一分子,由父母教育和撫養,子女有義務以符合其體力和生活地位的方式,爲家務事和其他事情向父母提供幫助。”對於孩子做家務,許多父母把它與零用錢掛鉤。霍夫對記者表示,歐洲學校都設有班級、學校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的教育工作。如果家長對於參與活動有抱怨,可以與學校協商解決。

到了寒假和暑假,以德國爲例,每個城市這段時間都會推出“暑假(寒假)活動冊”。冊中爲學生設置了數百項社會活動,由各區少年宮、教育中心以及社會機構承辦。

韓國志願服務與招生掛鉤

韓國非常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尤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志願服務活動。據統計,在韓國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的人羣中,18歲以下的青少年佔34%,學生佔比甚至達到39%。

韓國從1996年開始推進全國中小學生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到2000年後開始逐漸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依據目前的規定,學生在小學階段每年參加志願服務活動不得少於10小時,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每年不得少於20小時。

爲增強學生的志願服務意識,韓國教育部設立了學生服務活動信息指導中心,對青少年的志願活動加以規範。此外,韓國還開設了各類志願服務信息網站,提供從申請到發放證書的一條龍服務。韓國學生們可以在網站上自由選擇參加圖書館整理、爲獨居老人做飯、面向多文化家庭子女教授韓語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待活動結束後,參與者會被都授予一份證書。

爲體現大學教育的本質,韓國教育部從2000年開始大力推動和擴大高校自主不定時錄取的比例,以招收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優秀人才。2007年,韓國近半數高中畢業生通過不定時錄取方式升入大學,2018年這一比例已增長至76.2%。而在激烈的自主招生競爭中,豐富的社會服務經歷往往可以使申請者脫穎而出。因此,志願者服務活動對於韓國高中生尤爲重要,已成爲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和高考評價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大學自主招生的申請。

高三學生家長樸先生告訴記者,爲了讓孩子考上好大學,多數家長會從高一開始對志願者活動做體系化分析和安排,苦心研究參加哪種活動才能對申請大學更有力。雖然說多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是好事,可以促進孩子成長,汲取在課本以外的知識。但是在韓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志願服務活動似乎也成爲“分數主義”的加分項,給學生和家長造成新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