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說》雲端呈現中華文物神韻

從國家博物館的“鍼灸銅人”,到河北博物館的“長信宮燈”;從吐魯番博物館的《大唐西域記》到武漢博物館的《江漢攬勝圖》;從延安革命紀念館的“小炕桌與《沁園春·雪》”,到中國科技館的“神舟一號返回艙”……辛丑年春節期間,《博物館說》網絡視頻亮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百餘件鎮館之寶、國家珍藏雲端“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央宣傳部文藝局、文化旅遊部藝術司、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主辦的這次推廣活動,彙集前三批全部130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和13家全國重點美術館館藏珍品,以館長專家爲講解人,以短視頻形式,從推動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角度,提煉文物蘊含的智慧、氣度和神韻,展現文物的歷史分量、文化含量、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推動文物“活起來”。央視科教頻道於3月1日起播出同名紀錄片,觀衆還可通過學習強國、人民網、光明網央視網及愛奇藝、快手、芒果TV等觀看,東方出版社將推出同名圖書。

足不出戶便能“穿越時空”,漫遊歷史文化長河。在與珍貴文物的一次次親近中,我們感悟傳統,觸摸文脈,張揚文化自信。

歷史文物折射文明璀璨光芒

擁有超過186萬件(套)文物藏品、奇珍異寶燦若羣星的故宮博物院,在《博物館說》中選擇了“貌不驚人”的石鼓。多方考證研究或爲秦國遺物,歷經劫難文字磨滅殘損甚多……漫長的研究史、坎坷的流傳史,幾分鐘的短視頻,將這套“中華第一古物”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

打破時空限制,走出館舍天地。一件件凝結着祖先智慧、閃耀着文明光芒的國寶,喚起人們對深厚而燦爛的中華文化的認同與驕傲。

“《博物館說》的參與單位陣容之強、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國家博物館副館長白雲濤說:“各文博機構所介紹的文物,都是千中挑、萬中選,見證歷史、承載文明、賡續民族精神國寶級文物。”

白雲濤介紹,現有可移動文物展出率,就大中型國有文博機構而言,大多沒有超過所藏的10%,有的甚至不能超過5%。“相比於以往文博工作者在文物‘活起來’方面的諸多探索,《博物館說》的亮點就在於形成了規模效應。”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看來,《博物館說》充分發揮博物館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將網絡短視頻等最具活力的網絡內容表現形式與博物館講解相結合,推動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創新文物價值傳播推廣體系。

紅色文物映照初心教育青年

《博物館說》遴選的衆多鎮館之寶裡,有很多是從激情燃燒的歲月中走來的紅色文物,每件背後都有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推介的一把經歷過抗美援朝的銅質衝鋒號,曾有“嚇退一個營”的壯舉——1951年1月釜谷裡南山戰鬥中,志願軍347團7連僅剩7人,千鈞一髮之際,身負重傷的代理連長鄭起吹響衝鋒號,嘹亮的號聲讓敵人以爲志願軍大部隊到了,嚇得逃回山下。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拿出的珍藏,是一套在戰火硝煙中創作出來、印在當時晉綏根據地特有的土紙馬蘭紙”上的系列木刻組畫《一二〇師在華北》。“這套版畫不但是珍貴的革命文物,也是傑出的紅色藝術品,提醒着來來往往的參觀者,牢記革命先烈捨生取義、爲國而戰。”館長羅存康說。

紅色文物專家、軍事博物館原副館長佘志宏認爲,紅色文物映照初心、教育後人,對深入瞭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背景下,紅色文物有利於增強黨史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佘志宏說,“講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讓不會說話的紅色文物成爲生動活潑、有機聯繫的教材,吸引學生、青年走進博物館。”

活化經典激勵創作凝聚精神

據說,齊白石畫畫有“原則”,不畫未見之物,比如“鱗蟲中之龍”。那麼齊白石畫沒畫過龍呢?收藏其作品最多的機構北京畫院在《博物館說》中揭曉了答案——齊白石《十二屬圖》中的《雲龍》,翻卷的烏雲佔據畫面大部分空間,龍嘴下一道白色閃光突顯其神通,圓睜雙目的一點焦墨,更是點睛之筆。

“齊白石是從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成長起來的藝術大師,他繼承和發揚了民族繪畫的傳統。”北京畫院院長、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說,新科技和新媒體助力我們更好地繼承和傳播民族藝術,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擴大中華文化世界影響力。

徐悲鴻《立馬》、關山月《山村躍進圖》、潘鶴《艱苦歲月》……全國重點美術館精選的館藏珍品,彰顯民族審美取向。“活化”經典,激勵藝術創作,凝聚時代精神

中國美術館12萬餘件藏品中,館長吳爲山選擇方增先1955年創作的中國畫《粒粒皆辛苦》介紹給大家。一個趕驢車的老農,停下來把掉在地上的麥穗一個一個撿起來。這麥穗剛剛從土地上收穫過來,在老農的手上充滿生命感……

“在新中國美術史上,還有很多很多這樣優秀的作品。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民積極向上、揚眉吐氣的精神面貌。這種精神面貌充滿社會主義建設的力量與豪情,鼓舞着新時代耕耘者。”吳爲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