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新竹是美食沙漠 盤點8家市長必吃必推薦在地小吃

新竹人氣美食廟口鴨香飯。(圖/取自新竹市觀光旅遊網)

記者黃士原/臺北報導

新竹總是被戲稱爲「美食沙漠」,爲了打破這個刻板印象,新竹市長林智堅出版了《市長帶你吃美食》親自推薦口袋名單,提供給民衆按圖尋訪在地新竹人推薦的巷弄美味,《ETtoday東森新聞雲》就整理出其中8家市長推薦的在地人小吃,不用花大錢就能享用美食。

▲廟口鴨香飯。(圖/取自新竹市觀光旅遊網)

廟口鴨香飯

2016年以一道鴨香飯入選「竹好呷」,深獲媒體推薦的「廟口鴨香飯」,以鮮明的媽媽Logo與獨門全鴨料理,擄獲在地人及遠道而來的遊客的心,用餐時段經常一位難求。一隻鴨從頭到腳、從內到外,無一不能利用,除招牌鴨香飯外,店裡還有炒鴨血、炒鴨腸、炒下水(鴨心、鴨胗、鴨肝)、鴨肉切盤,濃郁香稠高湯則來自煙燻鴨骨、鴨油等精華,讓顧客回味再三。

北門炸粿。(圖/取自新竹市觀光旅遊網)

北門炸粿

店家保留古早味,米糕、芋頭糕全自家制作,不用現成或半成品,招牌炸米糕採用口感Q彈、清新米香的長糯米(秈糯)製作,將長糯米燜煮熟透後,加入二號砂糖調味拌攪均勻,置鐵盤放冰箱降溫定型,隔天拿出來切塊,冰過的米糕口感更Q彈;另一道獨門炸蒜頭,得手工挑選又粗又肥滿的顆粒,將粗的一端切段,再一刀刀切成花,下油炸時,自然開成一朵花。

▲(餘家)金城廣東粥。(圖/取自新竹市觀光旅遊網)

(餘家)金城廣東粥

餘家廣東粥煮法是先煮一大鍋粥,顧客訂餐後,從大鍋搯出少量粥到小鍋猛火烹煮,依品項加入新鮮肉類、海鮮或動物內臟等主料,稍微煮開後即關火,這是生滾粥的特色,也成了餘家廣東粥的特色。金城廣東粥的湯底甘草、當歸、紅棗等多種中藥材,跟雞骨頭一起燉煮超過三小時,聞起來有淡淡中藥香卻不濃烈。

▲煙燻鴨肉是「鴨肉許」的主角。(圖/取自新竹市觀光旅遊網)

鴨肉許

煙燻鴨肉是「鴨肉許」的主角,衍生出鴨肉湯麪、炒鴨肉面、鴨肉飯、炒鴨血等料理,煙燻鴨肉的好壞,決定了所有料理的口感;鴨肉許選用4到4.5斤重的土番鴨,這樣大小的鴨肥瘦合宜,有足夠的油脂皮厚質細,肉纖維不會太粗、太老;鴨只洗淨、蒸熟後,放入加了甘草等20多種中藥材的滷湯裡浸泡入味,再以白糖煙燻上色增香,可口的煙燻鴨肉就完成。

▲薑母雞主要材料老薑烏骨雞。(圖/取自新竹市觀光旅遊網)

老店薑母雞

薑母雞主要材料是老薑和烏骨雞,老薑搗碎加入中藥材炒香,與炒過的烏骨雞肉做成主湯底,搭配客人點食的各式配料,湯頭愈煮愈甜,而姜的辛辣溶入湯底,增添口感,連老薑本身都變得好吃。店裡供應五種湯底:薑母雞、薑母鴨、首烏雞、淮參雞、狀元雞。

三福面線的湯頭色澤特別深,原來老闆娘利用汆燙蚵仔的大鍋湯,加入獨門秘方熬煮而成。(圖/取自新竹市觀光旅遊網)

三福面線

三福面線的湯頭色澤特別深,原來老闆娘利用汆燙蚵仔的大鍋湯,加入獨門秘方熬煮而成,保留蚵仔麪線最甜美的原汁原味。至於面線的兩大配角:蚵仔與大腸,海蚵是專程到南臺灣尋找老字號的養蚵人家,保持海水浸泡宅配,烹煮前纔開箱;而當日新鮮的豬大腸先用大鍋沸水汆燙去血水,再徒手將每條大腸仔細翻面、剪除內層油脂再翻回來,之後用白醬油滷製去味、吹涼、分裝,這麼「厚工」費時,只爲讓客人吃到沒有腥味、有着不油不膩嚼勁的豬大腸。

南門當歸鴨。(圖/取自新竹市觀光旅遊網)

南門當歸鴨

民國55年創立的老店,老闆陳慶源的父親早年熬製當歸鴨湯,單純給家人補冬,幾年下來,好味道傳遍鄰里,紛紛央求分享,最後只能開店,滿足大家需求。招牌當歸鴨湯選用當歸、桂皮、枸杞、紅棗、熟地,搭配豬腳和六支全鴨一起燉煮,湯頭喝起來多了點「圓潤」口感。

漁香甜不辣每日現做。(圖/取自新竹市觀光旅遊網)

漁香甜不辣

「漁香」已傳承三代,第一代經營者是東門市場內的小魚舖,因每天採購的新鮮魚貨總會剩下一些,不想浪費,開始製作魚漿,沒想到大受好評,後來轉型專賣魚漿;招牌甜不辣每日現做,基底魚漿在東門市場一樓的老舖每天絞肉,再送到二樓工廠成型,現炸成各式甜不辣;甜不辣有魚棗、魚條魚餅三種,魚漿中分別加入雞蛋、豬肉、洋蔥,吃得到魚漿的鮮味與彈性。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

►更多吃喝玩樂大小事,快追隨旅遊雲官方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