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Tiger Yang的實境秀

中美兩國高層在阿拉斯加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激辯,讓曾在對美事務歷練艱深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Tiger Yang」,被稱爲是當前中國外交首席戰狼。但事實上,中美建交40多年來,交鋒並不罕見,重點是首次透過媒體,在全球直播成爲一場精采的實境秀,意義爲何?

回顧18日在安克拉治現場。按照外交慣例,預定主談美國國務卿林肯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事委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外長王毅,各有兩分鐘的開場致詞供拍攝,之後是閉門會議,但隨着美方開場就切入新疆、香港、臺灣核心敏感議題,讓楊潔篪毫不客氣,回敬以美國國內人權、美國非洲裔長期遭到屠殺問題

連同翻譯時間,楊潔篪講了快30分鐘,反擊的力度讓美方官員始料未及,布林肯因此把準備離開的記者又叫回來,再發表一段美國並不完美,但知道檢討的談話,以反諷中國不知反省。楊潔篪從此展開砲轟,回擊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對中國這樣說話。

臨場反應來看,瞭解楊潔篪的背景就不覺得奇怪。

楊潔篪留英,在中國外交部出身翻譯,1974年至1977,布希擔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及中央情報局局長兼負責人時,楊就擔任老布希在中國出訪的翻譯,老布希爲他取了個綽號,就叫「老虎楊」(Tiger Yang)。

2001年4月,楊潔篪成爲最年輕的中國駐美大使傳說他與布希家族的私交,是中國領導人指定他擔任駐美大使的主因。不久,中美髮生南海撞機事件,楊潔篪奔走於美國國務院國會,傳達中方的立場以化解美國國會反彈敵意,對化解這場危機有功。

再回到布林肯於阿拉斯加對話期間叫住記者,提出美國體系並不完美但會反省之後,楊潔篪的那段高分貝反擊。他砲轟美方在20、30年前就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中國人是不吃這一套的…這段談話,看出他精湛的英語能力,能對布林肯學者式的反諷旋即嚴詞回敬,同時,多少看出他10多年曆任共和黨民主黨時期,涉美工作的完整歷練。

在中共十九大後,楊潔篪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權力核心,雖不再擔任政府職位,但任職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委員並身兼辦公室主任,過去這是中共政黨外交的辦事機構,2018年機構改革升格,作爲中共中央外事工作「頂層設計、總體佈局」的決策機關。從大陸以黨領政體制來看,不難明白中方爲何稱這場會晤爲「戰略性對話」,這正是爲了後續展開的會談而鋪路,而這正是楊潔篪工作重點。

北京在談判上的一貫策略是,要清楚表達原則立場,後面纔有得談。本次會後,雙方各自對媒體的簡報中也都提到這是一場建設性對話,中國官媒更提到從氣候變遷到區域安全上,雙方可合作的清單。因此,在一來一往的交鋒後,要如何在進入競爭對抗的同時開啓了合作的局面,纔是當前中美問題值得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