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論人文教育與境外攬才

再偉大的天文、物理、政治、經濟甚至信仰,無論是抽象的、複雜的、美妙的、飄渺的,終究得依賴文字傳遞其中的思想,藉由文字的滋養,人文素養自可提升,有了更好的人文素養,邏輯也會更清晰。圖/摘自Pixabay

近日有關大學校園的新聞不少,先是傳出許多學系申請入學不看國文分數,隨後又傳出世新大學中文系自114學年度停招,對此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他也曾在學校教過書,科系確實是需要與時俱進進行調整,不過,也有學者認爲這是近幾年人文學科發展失衡的危機,厚植人文才是最好的人才投資。

大學中文系今天所面臨的問題,雖是少子化的影響,不可否認的,也是人文學科發展失衡所致。能讀好文章、好詩詞自然是人生一大樂事,但長期以來,我們中學的國文試題盡是吹毛求疵的細節,而忽略了文章所要傳達的人生哲理、處世態度及文字美學,如此豈能引人入勝?豈能提升學子的人文素養?六年前,高中國文課綱文白之爭沸沸揚揚之際,有學子反應:「古文教學一直在字義上打轉,以致讀古文如霧裡看花,久而久之就讓人失去興趣。」這是實話,這個情況不改變,學子們怎麼可能喜歡文學?長此以往,大學科系不採計國文,甚至中文系停招,豈有意外可言?這在今日是教育問題,來日則必成經濟問題、社會問題。

政府近年在教育、人才方面做了不少事,也取得一些成績,例如,2018年實施攬才專法,全力延攬海外專業人才,迄今取得就業金卡的外國人已逾六千人,成效不錯,本月初更設置國際人才服務及延攬中心(Talent Taiwan),總統蔡英文也到場嘉勉,這些努力都值得肯定。平心而論,延攬海外人才是重要的,惟長期而言,無庸置疑,本國人才的培養纔是最重要的,而人才之本在於素養,而素養的提升在於國文教育,是以國文教育的改革自然是關鍵所在。

■大學並非職訓所,

而是學習邏輯思考之處

可惜的是,如今政府談及教育,所想的只是如何提升學子的就業能力,如何讓所開的科系更符合市場的需求,以此思維,文學院似乎距離市場最遠,殊不知,要有好的人文素養纔可能有源源不斷的創新,這也就是說,就業能力的提升,非僅取決於科系,更取決於邏輯,而邏輯來自素養。老實說,大學並非職業訓練所,而是學習邏輯思考,瞭解人生意義的地方,因此讀理科、工科也好,念文科、商科也罷,所學看似不同,事實上只是經由不同的學門訓練自己的邏輯而已,雖殊途而同歸。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赴倫敦大學演講時曾表示:「大學教育不應該太注重實用,大學的職責是培育智慧,而不是傳授手藝,是培育性格,而不是傳授技術。」對於臺灣社會,這一席話宛如暮鼓晨鐘,而要達此一境界,非得自中學國文教育改革做起,讓人人喜歡、樂意接近文學,想想,再偉大的天文、物理、政治、經濟甚至信仰,無論是抽象的、複雜的、美妙的、飄渺的,終究得依賴文字傳遞其中的思想,只要讓學子喜歡國文,藉由文字的滋養,人文素養自可提升,有了更好的人文素養,邏輯也會更清晰,當臺灣社會普遍有此氣象,臺灣經濟、社會才能進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沒有文學就沒有文明,

提升人文素養乃強國之道

不論哪個民族,人類文明始於文字、沒有文學則不可能有文明,大學無論念什麼科系,只要自其中習得邏輯,成就不在此亦將在彼。舉個例子,我國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大學及研究所念的是機械;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大學唸的是電氣工程;至於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盧卡斯,大學主修歷史;上個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凱因斯在大學主修文學和數學。他們所學和日後的成就表面上無關,事實上是有關的,關鍵就在於邏輯。

我們要追求表面的就業能力,或是真實的就業能力?追求表面的就業能力可以設一些熱門、時麾的科系,而如果要追求真實的就業能力,那就得從中學教育做起,提升學子們喜愛國文,隨着年歲漸長,人文素養日增,不論去念文學系也好,哲學系也罷,皆能自書中學得智慧與邏輯,日後就業,能力必在衆人之上。

擺在教育當局前面這兩條路,何者更有助於臺灣,不言可喻。然而,非常之事必賴非常之人,纔能有非常之功,但願幾位總統參選人能認清此一問題的重要性,於日後執政時千方百計,致力於讓學子們喜歡國文,成就這非常之功。而當所得增加了,人文素養提高了,臺灣才能以進入先進國家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