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母親傘下:向爲性別平權奮鬥的臺灣母親致敬(王如玄)
5月有母親節,也是家庭暴力防治法制定滿25年,各界都有慶祝活動。(高市觀光局提供/柯宗緯高雄傳真)
5月有母親節,也是家庭暴力防治法制定滿25年,值此歷史時刻,向一位30年前因家庭暴力受害進而催生家庭暴力防治法的母親致敬!也向每位在性別平權路上奮鬥過的母親們致敬!
回顧臺灣性別平權與訴訟運動,可以從歷史洪流中看見每一部立法、修法歷程中的「母親」位置與角色。
1993年一位母親爲保護子女,不再隱忍家庭暴力,進而喚起婦女團體聲援,要求正視家庭暴力問題,制定婚姻暴力防治法,並加速修改民法親屬編。那段將近5年的訴訟、立法,從街頭、法庭、法案協商的奔走歲月,對一位母親來說,是用盡一生守護子女的寫照。
從保護子女到爭取子女最佳利益,不僅是受暴母親的個人故事,也是民法親屬編修正的縮影。在這段母親爲平權奮鬥的歷程中,寫下臺灣家庭婚姻法律的兩個重大意義,一個是已過世的時任釋憲代理人羅瑩雪部長,不僅在1994年大法官釋字第365號解釋宣告違憲,並於1996年促成民法第1089條修正;另一個則是高鳯仙監委起草促成1998年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
民法親屬編制定於1930年,其中許多規定充斥男女不平等。以前民法並無探視權規定,不只夫妻離婚時母親爭取不到子女監護權、看不到小孩,即便夫妻雙方分居,母親也只能遠遠的偷偷探望子女。離婚或分居的婦女想要看小孩還要看夫家的臉色。
但是我始終相信,父母看小孩天經地義,緃使離婚了,子女和父母的關係當然應該繼續維持。在當時雖然臺灣法律未有規定,但英美等國早有規範,而依我國民法第一條,「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這些先進國家的法律規定可以是法理而供法院審判之基礎。因此,在法律尚未有規範之時,即曾代理當事人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法官依民法第一條規定創造判例,該案後經法官力勸對造讓媽媽可以探視子女,雙方達成和解,當事人得以如願定時看望小孩。
一直到1996年民法親屬編修正,才增加探視權規定。從此想看小孩的婦女可以有法律爲後盾,在離婚後仍可與子女維持父母子女關係,讓小孩不會因爲父母離婚而斷了與另一方之互動,不僅保障性別平等,也兼顧子女最佳利益。
民法親屬編修正,可謂是一部女性家庭權益奮鬥史。過往「子女從父姓」也是傳統父系優先的不合理條款,歷經婦女團體不斷推動修法及訴訟案件的爭取,讓子女姓氏由父母雙方協議;子女已成年者,得自主變更爲父姓或母姓。
每位母親爲子女奮鬥的身影,至今難忘。2000年的葉永鋕事件,讓心碎的母親不屈不撓地走上街頭,引起臺灣社會對校園內的性別平等教育、霸凌的討論與重視,終促成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實施。從喪子之痛到成爲勇敢捍衛多元性別平權的人權鬥士,「無論你是什麼樣貌,你都是我的孩子」「每個人心中,難免都有個與他人不同的自己,相信總有一天,定也無須再遮遮掩掩。」而這份相信,不僅是偉大的母愛,更是信念。
臺灣性別平等運動的推展過程中,母親成了核心的角色,不僅是事件當事人,也包括在過去「法不入家門、父權至上」的時代願意挺身出來站在社會最前線,忍受社會輿論不友善的屈辱誤解的婦女倡議團體、研擬草案的學者專家、提案連署的立法委員,婚姻諮詢專線的志工,還有婆婆媽媽立法院遊說團、法院觀察團等監督力量的所有人,同樣令人感動。
她們大部分也是母親,感同身受在法律不平等壓迫下的受害者處境。曾有婚姻諮詢專線志工分享着在她擔任接線督導20年的日子裡,讓她從一位只知道照顧自己孩子母親的角色,轉換成可以幫助更多母親、孩子的身分時,她亦從中獲得人生的另一種價值。在時隔30年後的今天,縱然在不同位置,仍持續着爲婦女權益而努力。
不讓母親獨力撐傘,爲母親建構司法保護,政府責無旁貸。家庭暴力民事通常保護令核發效率常爲人垢病,2022年核發家庭暴力民事通常保護令平均日數51.72天,較2016年平均核發天數48.87天退步,2021年更曾高達56.04天。基於家庭暴力受害者人身安全,保護令核發必須更積極快速。去年6月才上路的跟蹤騷擾防制法中也有保護令制度的設計,各界也在密切觀察法院核發速度。
另在爲子女最佳利益的程序監理人行使方面,程序監理人係爲受監理人之利益,主張受監理人之權利,陳述監理人之意見,然目前實務上運用程序監理人機制比例極低。因此,程序監理人機制的宣導、指引及法院更積極的職權運用、家事調查官及訪視社工的專業能力訓練等,這亦是家事事件法實施10年後應予強化的重點。
「我們不要這樣就算了」這不僅是戲劇對白,也是在性別平權進步的現今,在向爲性別平權奮鬥的臺灣母親致敬時,我們要繼續往前進的動力。
(作者爲雍展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