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千里 跨越千年

圖爲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都畿水利圖》(局部)。

運河蜿蜒延展,文物在“河岸”上一一展示,兩邊如帆、如水的展牆上呈現着圖表、圖片、說明文字等輔助信息……大運河因何而建?它對中國歷史乃至當下有何影響?作爲世界文化遺產,它的文化內涵如何闡釋?觀看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和河北博物院共同推出的“舟楫千里——大運河文化展”,就可找到答案。

這是國博首次通過展覽全面系統展現大運河及其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底蘊。展覽分爲“一河千載通南北”“貨通南北利四方”“千艘並進萬夫牽”“神工當驚世界殊”“因河而興文化盛”5個部分,用170件(套)展品系統展示大運河的開鑿歷史、通航功能、漕運管理、工程技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博所藏的明代《運河全圖》長7米多,描繪了運河及黃河河道大勢、水利工程及沿途城池。大運河作爲南北交通大通道,歷史上曾起過“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的巨大作用。遙想當年,一艘艘運送絲綢、茶葉、大米的船隻沿運河駛向北方,來自北方的棉花、果乾、土特產則隨運河來到南方。畫作潞河運圖》描繪了清乾隆年間潞河尾閭天津三岔河口一帶的漕運盛景民俗民風。整幅畫面以督運官舫爲線索,以鹽坨春季開坨爲中心向左右兩側展開。圖中碼頭、店鋪、酒肆民居等琳琅滿目,商船、貨船、漁船等達64只,官吏、商賈、船戶婦孺等820餘人……極富生活氣息。

大運河的開鑿和改造,彰顯了古人的創造力。如何應對水患更是對官員的考驗。《高明治水圖》展現的就是高明治水的場景,勞役者約千人,正在車水斷流,從河道中挖土築堤。圖中所表現的人物、江河、堤壩、水閘、橋樑、廟宇、房舍、扁舟、飛鳥,各地段作爲施工標誌的旗杆,從河道向外提土使用的槓桿,排水用的水車,堵塞決口用的搪凌把、木龍,取土用的筐、簸、鍤等,應有盡有。《河防一覽圖》則反映了水利技術成就,對黃河、淮河、運河的險要地段,用文字記錄災害發生年代、治理過程、防範方法,爲後代治理河患提供了翔實資料。

漕糧運輸意義重大,從漕糧徵收、運輸到交倉等主要環節,都設置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在清朝,糧食被送到北京通州後,官府會派僱傭的經紀人驗收糧食,爲了防止勒索舞弊,制定出了一套秘符制度。經紀人會在驗收的糧食袋子上畫上自己的符號,如果中途查驗出問題,可以通過符號直接查到本人,保證了入倉糧食的質量和數量。北京通州區博物館所藏的“軍糧經紀密符扇”可以讓你當一次運河“驗收官”。

大運河融匯了京津、燕趙、齊魯、淮揚、吳越等地區性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貫穿之地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蹟,現存各類不可移動文物1200餘處,大運河因此被人們譽爲“古代文化長廊”“古代科技庫”“名勝博物館”“民俗陳列室”。4條運河故道,7個遺產點段,崑曲、古琴等6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北起相城區望亭鎮,南至吳江區盛澤鎮,80多公里的大運河蘇州段就是一座文化遺產的寶庫。

“我們希望通過展覽能讓觀衆更好地理解大運河的歷史和意義,進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國歷史、文化和精神。”策展趙永說。展覽有大量多媒體內容,如“穿越時空的大運河”數字影像、“大運河文化”系列動漫短片、中國大運河申遺宣傳片等,儘可能讓文物“活”起來,增強觀衆體驗感。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製作的“穿越時空的大運河”數字影像是一個長18米、高3米的高清巨幕動畫人物多達1700餘個,大小船隻200餘艘,通過3D影像生動展示大運河的精彩瞬間。

在公路、鐵路和民航迅猛發展的今天,流淌了2500多年的大運河仍以其低成本的優勢,在大宗貨物的運輸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光是大運河蘇州段,平均每天就有大約6000艘船穿行。活態的文化遺產如何保護?沿岸各省市這些年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在此基礎上,2012年,《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法》公佈;2014年,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9年,《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印發;2020年,《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專項規劃》出臺。大運河文保傳承已形成“四樑八柱”規劃體系。

我們有理由相信,古老的大運河將繼續奔流千里、跨越千年。(施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