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媒問是不是“戰狼”之一?中國駐瑞士大使駁斥

(原標題:被外媒問是不是“戰狼”之一?中國瑞士大使駁斥)

海外網11月14日電 據中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10月21日,中國駐瑞士大使王世廷接受《新蘇黎世報》專訪,並於11月10日刊發在該報全球新聞熱點專欄。採訪部分實錄如下:

問:您與瑞士有何淵源

答:還記得四十年前,當時我正在家鄉山東上初中,一位朋友給我展示了他的瑞士軍刀。我印象非常深刻,它熠熠發光,質量非常好,也很漂亮,但對於當時的普通中國人來說價格非常昂貴,多數人是無力購買的。四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和中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的中國人購買這樣一把軍刀早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疫情暴發前,中國每年約有150萬遊客來到瑞士。他們不僅會購買瑞士軍刀,還會購買瑞士的其他知名品牌產品,是瑞士旅遊市場上的主要消費羣體之一,助力了瑞士旅遊業發展

問:您在非洲工作多年,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國家像中國這樣在非洲進行了如此大規模投資,中國企業在非洲興建醫院、學校、鐵路以及公路,並積極從事原料開採以及農業生產。同時這些活動也遭致不少非洲當地人的批評,認爲中國纔是這些項目首要受益者,且大多數中資企業都是從國內派遣員工。您對此有何評論

答:這些所謂“批評”都是罔顧事實。首先,這樣的批評並非來自非洲人民,多數是來自西方媒體。其次,中國對非投資大大提升了非洲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基礎設施狀況,促進了非洲經濟發展。第三,中國在非洲開展的工程項目中僱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人都是非洲工人,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的管理者技術員工來自中國。對於企業來說,覈算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從中國派遣工人的成本遠高於直接僱傭非洲當地工人,因此企業不可能都從中國僱傭員工。數十年來,中國爲非洲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希望國際社會一道爲非洲的發展承擔起責任。

問:一些人抱怨說中國帶着裝滿了錢的箱子來到歐洲和瑞士,大肆收購技術企業,您如何評論?

答:這些抱怨往往是管中窺豹一葉障目。即使中國經濟規模遠大於瑞士,但迄今中國在瑞士的直接投資總額仍低於瑞士在中國的投資。中國在瑞投資僅佔外國在瑞投資總額中的2%。

問:您如何看中瑞兩國於2014年簽訂的自貿協定?該協定是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答:作爲中國與歐洲大陸國家簽署的首個自貿協定,中瑞自貿協定是一個高水平高質量互利共贏的協定,爲兩國經貿關係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爲雙方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得到兩國政府和業界高度肯定。在2018年進行的專家組評估中,兩國企業對自貿協定使用率將近50%,這對於一個剛實行不久的協定來說是非常高的使用率,兩國企業每年可以從協定中節省1億美元的關稅

問:瑞士政府將於今年底出臺對華戰略,對此您怎麼看?

答:中瑞關係已走過70年曆程,合作成果豐碩,實現了高水平運行。一份好的文件應當聚焦共識,着眼長遠,本着建設性態度,從兩國合作和人民根本利益出發來謀劃兩國關係。無論制定和出臺何種文件,都應從中瑞關係70年來發展的客觀事實出發,堅持中瑞友好合作主基調,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引領和助力雙邊關係向更高水平發展。

問:你如何看待外界對中國人權狀況的批評?中瑞之間人權對話是否暢通?

答:一些人總喜歡動輒批評中國的所謂人權狀況,但事實卻是中國使七億人口擺脫貧困,保障了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這兩個最大的人權,這是中國爲全球人權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權發展道路,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國堅決反對以人權爲由干涉中國內政,不接受人權“教師爺”。中瑞之間人權對話的平臺是開放的,雙方在多個雙邊平臺上就人權問題一直保持着交流。我們願與瑞方繼續加強交流與對話。

問:中美關係極其緊張,您如何看待這樣的局面

答:當前的中美關係面臨建交以來最嚴峻局面,美國一些勢力處心積慮地把中國渲染成主要對手,不擇手段遏制中國的發展進程,蓄意在國際上挑動意識形態對立,公開脅迫別國選邊站隊,試圖將中美關係拖進衝突對抗的陷阱,將各國綁上大國競爭的戰車,將好端端一個世界推向動盪與分裂。對於這種爲一己私利,綁架世界各國人民,開歷史倒車的行爲,所有國家都應堅決反對。

當然,我相信大部分美國人民對中國和中國人民是友好的。個別政客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也不可能持久。中美關係的困難是暫時的,和平與合作必將成爲時代和人民的選擇。

問:外界稱中國當前開展的是“戰狼”式外交,您本人也是其中之一嗎?

答:首先,中國的代表動物是大熊貓,我們愛好和平。其次,無論是戰狼還是熊貓,外交官的職責首先是堅決維護國家利益。 對我來說,國家利益高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