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建商狂推預售屋 3行政區新成屋案掛蛋

▲今年雙北市首度公開的預售案高達214個,佔整體7成8,創歷史新高。(圖/記者張菱育攝)

記者張菱育臺北報導

今年房市景氣回溫,各建商也嗅到這股買氣熱潮,紛紛積極推出新建案,而預售屋因爲初期付款相對輕鬆、轉手方便,所以今年成交狀況相當熱絡,雙北市首度銷售新建案,有273個,其中光是預售案就佔7成8,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顯示全臺預售市場像「夯蕃薯」一樣熱呼呼,建商加緊腳步推出新的預售案搶攻這波買氣。

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爲止,雙北市首度公開的新建案共有273個,其中預售屋建案高達214個,佔整體7成8,創下歷史新高,不過首度開賣的先建後售成屋,僅佔2成2。

臺北市預售屋建案佔比重衝到最高,前9個月,首度公開的新建案共96個,其中預售屋建案有83個,佔86.5%,不僅比去年的75%明顯成長,更刷新史上新高紀錄。而同期新成屋建案比例,僅約13.5%。等於今年開賣的10個新建案,就有近9個是預售案。

遠雄集團發言人楊舜欽表示,今年遠雄整體的案量跟去年差不多,而預售新案仍佔比較高的比例,主要是對消費者來說,買預售屋付款方式比較輕鬆、價格也比成屋還有彈性建議民衆在買預售屋時,要選擇有品質、有保障的建商,才能買得比較安心。

楊舜欽指出,不過對開發商來說,近年缺工、原物料成本增加,現在推預售屋就不如過去有優勢,因此以成屋再銷售的話,在售價上比較能做調整

行政區來看,大安信義南港等3區今年開賣的建案全數都爲預售屋案;而內湖區則爲今年成屋案最多的區域,共4個新成屋案;今年唯一沒有預售屋案釋出的區域是萬華區,只有1件小型成屋案推出。

信義房屋內大湖公園店長吳季峰表示,捷運內湖站周邊的5年內新成屋,成交單價每坪85~90萬元左右,也因單價略高,所以買方多爲內湖科學園區科技業、上市公司經理以上階級

新北市今年前9個月,首度公開的新建案共177個,當中有131個爲預售案,佔74%;新成屋案則只有46個,佔26%。雖然新北市預售屋佔比沒有臺北市高,但也同樣刷新紀錄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預售屋與新成屋比例失衡,主要還是與今年房地產景氣升溫有關,對自住客而言,預售屋初期付款較爲輕鬆,不像買成屋得一口氣拿出2~3成自備款;對投資置產客而言,資金槓桿可以開更大,錢滾錢的速度更快,且轉售程序比成屋相對簡便。

另外,也因爲2015年到2018年上半年的市場景氣不佳,籌備或動工工地變少,導致今年先建後售的成屋供給量偏低。至於臺北市預售比例比新北市更高,是因臺北對新成屋建案課徵「囤房稅」,但新北市則無,所以臺北多數建商寧願推預售案。

何世昌觀察,就連過去主要走先建後售路線老牌建商,也改變經營模式改推預售屋案。從這個趨勢來看,民衆若想買新成屋,可能要轉向買重推的餘屋案纔有較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