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和發展傳統技藝的有益探索

作者:耿坤麗河北省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研究員)

在5000年文明史發展中,我國形成豐富的傳統技藝。這些活態的傳統技藝,構成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吳橋縣鐵城鎮張鬆村爲代表的鄉村雜技小院在保護和傳承雜技藝術培育雜技人才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爲新時代傳統技藝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啓示。

保護和傳承是傳統技藝永續相傳的法寶。 技藝傳承活動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技藝變爲了靜止狀態的遺產,僅僅是民族文化的記憶,而非“活”的文化。吳橋雜技起源於春秋時期,由“角抵戲”發展而來,在2800年的歷史傳承與時代變革中,正是無數個像吳橋縣鐵城鎮張鬆村的何書勝一樣的雜技藝人,通過一招一式、隻言片語,祖祖輩輩口授身傳把傳統雜技藝術代代相傳下來。從1983年起,何書勝看電視、讀報紙、去外地參觀、研究演出錄像……每到一處就請教當地雜技藝人,反反覆覆琢磨演出視頻,使“水遁”“火遁”等20多種雜技傳統技藝活態傳承下來,使雜技藝術得以發揚光大,雜技精神和文化根脈得以延續,煥發出新的生機

雜技的傳承不單單是技藝的傳承,更是人才隊伍的培育和延續。 老藝人是吳橋雜技的魂,年輕人則是雜技藝術的未來。吳橋雜技藝人積極建設雜技學校,開設雜技小院,通過師帶徒、家傳、小科班等方式,使雜技人才的培育漸成規模。目前,吳橋全縣行政村村村都有雜技藝人,雜技專業戶達到50戶以上的雜技專業村有15個,全縣各級各類學校近3萬名青少年兒童均能夠掌握一手雜技動作表演和小魔術表演,真正做到了“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僅僅何書勝的傳統雜技項目就達60多個,幾十年來,從何書勝的雜技小院走出的雜技演員已經超過了300人。爲培育雜技藝人作出表率的還有高福洲李印懷許凌輝孫秀力王保合等人。

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是雜技藝術歷經千年,代代相傳,始終保持旺盛藝術生命力的動力源泉。 何書勝革新傳統魔術,推出了古彩戲法、空口袋雞蛋、大變鴿子等魔術節目。他還將原有的雜技技藝進行革新,把《泉水叮咚響》音樂和流行的舞蹈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到傳統的“十樣雜耍”之中,變傳統節目爲視聽盛宴。吳橋雜技藝人就是在傳承工匠精神的過程中革新與發展,使傳統雜技表演始終保持着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在推動中國乃至世界雜技藝術繁榮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德藝雙馨是雜技藝人的精神品格。 雜技小院在傳授徒弟們技藝的同時,也注重品德的培養。幾十年裡,何書勝不僅給徒弟們傳授養家餬口的技藝,也言傳身教教導他們做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保合通過傳統的“三仙歸洞”技藝來告誡大家遠離賭博等不良陋習助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建設文化強國號角,中國雜技事業舞臺廣闊、大有可爲。鄉村雜技小院要切實增強文化自信,傳播傳統技藝,講好雜技故事,開拓雜技產業,加強產業反哺,把高質量的精神食糧奉獻給廣大人民羣衆。

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06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