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老人享受智能生活的美好(青春日記)
信息時代,科技讓生活越來越便捷。然而一些老人卻因爲不會上網、不會用智能手機而困難重重:到醫院無法自助掛號,路邊招手打不到出租車,沒有健康碼去不了公共場所……
面對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我們能做些什麼?2011年起,我和一羣小夥伴們一起,在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首都40餘所高校成立了夕陽再晨志願服務隊,千餘名志願者利用週末在社區開展科技助老志願服務。我們編寫了《爸媽微信e時代》《預防詐騙》《生活闢謠》等多套教材,同時製作PPT、錄製視頻,教老年人QQ和微信的使用、網絡電信防詐騙等。
由於年齡原因,老人們上課時普遍看不清、聽不清、記得慢,我們只能耐心地手把手教。譬如,老人聽不懂“雙擊”“敲一下回車”這些常用的電腦術語,我就用打比方的方式向他們解釋,回車就是車開過去、又開回來,開到第二行。一個簡單的操作講了一遍又一遍,我不禁想:“要是把電腦基本功能教完,不得花上大半年?”可是看到老人們從布兜裡掏出小本,戴上老花鏡工工整整地記筆記,一筆一畫地記下了全部授課內容,我暗下決心:“再難,也要想辦法把他們教會!”
有一回,我接到一個電話,是學校附近社區的一位老人打來的。老人一直想將手機中的照片導入到電腦中,但不知道怎麼操作,也沒人教。他通過報紙瞭解到我們的志願服務,便拿着報紙在校園裡逢人就問,輾轉找到了我。我立即拿上電腦,找了一間教室,從開機開始教起。幾次課後,老人學會了用電腦傳照片。當得知老人總是將喜歡的文章用剪刀裁剪收集起來,我便教他在網上查閱電子報紙,然後保存到電腦中,這樣不僅能夠隨時翻閱,還能節省空間。學會的那一刻,老人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
服務老人的過程,除了傳授技能,更多的是陪伴。很多老人的兒女忙於工作,平時見面的時間很少。老人們總盼着上課的那一天,早早來到教室,只爲了和我們多聊一聊。相處久了,老人把我們當作可以信賴的親人,打開了話匣子,給我們講自己的人生故事。我們也從老人的經歷中學到了爲人處世的方法,體會到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溫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9年來,我們已爲近百個社區的老年人提供了近十萬人次的科技助老服務。越來越多的青年志願者們正在加入這個行列,用知識和熱情幫助老年人越過數字鴻溝,享受智能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