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外資有志一同 齊拱聯發科拚「千」金

聯發科(2454)法說報喜,6家外資對聯發科出具最新研究報告全數目標價上看千元以上,對於聯發科2021年齊聲比贊。

美系外資指出,大陸智慧手機需求、庫存仍保持健康,有鑑於晶片組短缺,智慧手機客戶已經多次預訂,聯發科隨着市佔率持續提升,加上搭載5G SoC的手機單價較高,看好聯發科首季SoC收入季增可望翻倍,面對上游晶圓漲價,聯發科也逐步將額外成本傳遞給客戶,據悉,聯發科首季已開始將某些5G和4G的價格提高10%,此舉不僅可以抵消聯發科的代工成本增加(約5~7%),也有利於聯發科的利潤率,維持加碼評等、目標價1090元。

另一家美系外資表示,聯發科去年第四季營運強勁,展望今年上半年,預計5G智慧手機在大陸將持續增長,可以看到人民幣1000元以下的產品,將進一步加速發展,也將推動聯發科上半年的經營利潤率進一步上升,希望聯發科能夠維持或增加5G的市場份額,同時也獲得4G的市佔率,藉此聯發科2021年營收有機會成長逾3成、EPS也會同步增長,惟5G產品的週期,將成爲下半年市場投資者的觀察重點,因爲今年全球規模約5億多支的5G智慧手機,其中60%以上來自大陸市場,這意味着下半年5G智慧手機的普及率在大陸將達到90%以上,故其後5G的增長速度將取決於非大陸市場的採用曲線,預計該曲線可能不太陡峭,主要有鑑於那些市場仍缺乏5G基礎設施建設,將聯發科目標價由950元調升到1000元、維持加碼評等。

還有一家美系外資表示,聯發科釋出的第一季財報預估,優於外本身先前的預期,且不僅是第一季,聯發科看好5G、4G的全年市佔率將持續成長,且非智慧型手機領域,包括WiFi 6、物聯網,PMIC(電源管理IC)和ASIC(客製化晶片)等,也將穩定成長;面對晶圓產能緊張,聯發科有臺積電(2330)供應其7奈米、5奈米產能,相對於對手高通來的穩定,另外,也會適度將漲價成本轉遞給客戶端,將目標價由964調升到1100元、給予買進評等。

還有第四家美系外資認爲,聯發科對2021年維持樂觀預期,5G動能強勁,4G市場份額的持續增長,儘管面對新臺幣匯價,但無晶圓廠運營經濟性更大,故維持其買進評等、目標價1185元。

日系外資表示,聯發科對於第一季財測的樂觀預估,開啓了又一個強勁的增長年,將於5G、AI以及 HPC(高速運算)週期不斷獲得市場份額增長,聯發科今年三大產品線行動平臺成長型產品以及成熟型產品均樂觀看待,全年毛利率預估落在43~44%,將聯發科目標價由820元調升到1000元、維持買進評等。

亞系外資表示,聯發科第一季手機、非手機產品表現均優於季節性,且面對晶圓產能緊張,聯發科對整體半導體供應鏈庫存感到滿意,預估影響有限,也不擔心代工價格上漲的影響,期望能夠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最終客戶,將目標價由1100元調升到1200元、維持買進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