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學 個體心理學的原則與實踐

阿德勒心理個體心理學的原則與實踐。(示意圖/shutterstock)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

以「實際個案」探討兒童、青少年心理學經典

父母老師、心理輔導者必讀!

本書有別於阿德勒其他著作多以「理論陳述」爲優先,改以1929年他在美國紐約的實際看診個案爲基礎,這些個案有些來自紐約的醫師或心理師,但大多數是來自學校老師,且個案都是美國校園與各大城市兒童輔導診所中常見的典型案例。

阿德勒認爲,個體的人格往往會遵循一個「生命模式」,朝着確切的目標邁進,並希望對所屬社會羣體有所貢獻。遺憾的是,這種正常的發展模式並非常態,許多人幼年時因身體缺陷、經濟狀況或與家庭成員的關係等因素,萌生了自卑感,其後又演變成自卑情結,從問題兒童變成了問題成人。

閱讀本書時,不時可以看到阿德勒透過縝密的觀察,深入剖析問題兒童產生的根源;同時又以友善親切的態度以及他特有的方式,慢慢進入每一個個案的心靈世界,讓他們洞察自身的錯誤,並鼓勵他們找出更好的生命模式。

阿德勒在本書提出的有關個體心理學的觀點和建議,事實上已超出原本的心理治療領域,而成爲社會學與教育學的重要基石。因此本書相當適合父母和老師閱讀,一來是能更加理解孩子的行爲,進一步引導孩子形成建全的人格;二來是某些孩童的問題通常就是來自父母或老師,所以在輔導問題兒童之前,應先將主力放在父母與老師的教育上。

【精彩書摘

有些專書論文以極具科學系統的方式,探討阿德勒對現代心理學的貢獻,並詳盡探究個體心理學的原則與實踐。對於未曾接觸阿德勒的作品的讀者來說,本書作爲入門讀物,我認爲有必要在書中簡述個體心理學的重點原則,以免書中個案看起來毫無關聯、難以理解。對於已精通個體心理學理論的讀者,這些概述或許會稍嫌累贅。

在個體心理學的基本觀念中,人格特質具有整體性,但這並不是個體心理學提出的全新論述,也非其獨有的觀點。早在耶穌基督誕生之前,希臘劇作家就認爲人格整體性是相當重要的基本思維。童謠〈矮胖子〉(Humpty Dumpty)的未具名作者,聲稱國王的大批人馬和手下都無法重組破掉的雞蛋,藉此表達活體生物具有無以毀滅的整體性。人格若缺乏整體性,任何心理學家都無法預測人類行爲。正因人格爲整體,阿德勒才能在讀過病歷草案後預測孩童的行爲。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我們難以想像肉體裝載兩個以上的靈魂,正如人類行爲不可能只是特定驅動推力,或觸發行爲之本能導致的結果,因爲沒有人能預測驅動推力或本能的相對效力。假如每個人都是在難以預料的能量驅動之下,由盲目行爲互動造就而成的偶然結果,我們就無法建立有系統的心理學。正如在化學元素的原子價每天不斷改變的情況下,化學這個學科也就無法成立是一樣的道理。偉大的詩人、精明的老嫗、小說家、成功的將軍和商人,都知道人類生物的整體性是瞭解人類的必要條件。

阿德勒心理學的第二大原則,是將單位生物視爲動態的整體,而此單位個體會遵循明確的生命風格,往確切的目標邁進。﹁生命的目標就是維繫生命。﹂雷米.德.古爾蒙(Remy de Gourmont)在《愛的物理學》(Physique de L‘amour)書中寫道。這就是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沙堆沒有目標。拿鏟子把一些沙鏟走,沙堆的本質還是沒改變。沙堆還是沙堆。活體生物則有生活目標,不管是單細胞變形蟲蜂鳥還是長頸鹿皆然,而生物的整體組織與生活方式,都是適合達成目標的手段。把活體生物的必要部分移除,此生物勢必會成爲不具形體、死氣沉沉的細胞聚積物。

每個活體生物都具備確切的生命風格,也會以確切、特有的技巧來與環境相抗衡,藉此維繫生命、達成目標。生命模式的複雜程度會因生物的改變與適應能力而異,所以人類行爲的模式比橡樹複雜許多,因爲橡樹是相對固定、不變的有機生物。純粹從生物角度來看,我們所謂的精神或心靈,指的就是適應、統覺、調動資源,以及運用攻擊/防禦之生存策略來維繫生命的功能。

人類生命的目標是什麼? 在此,我們沒有要針對人類的存在進行空泛、抽象的論述。以客觀公正的角度來看,每個身爲有機生物的人,都在努力追尋某種程度的安全感與全整(totality)。有了這兩項要素,人才能接受自己繼續存在的事實。全人類的目標就是讓人類持續生存。

各物種都有獨一無二的自我保護機制,例如烏龜的殼、變色龍的適應能力、野兔敏捷的行動力,以及老虎的兇猛與力量。人類也有專屬自我保護手段,我們將此手段稱爲社羣生活、社會與文明。人類數千年來的生活方式,證明這是生存的最佳策略。從目前的考古研究來看,人類向來都是過着社羣生活。學界最近挖掘出最原始的北京人,從研究發現就能看出早在一千萬年以前,人類祖先就已發展出社羣生活型態

我們難以想像世界上有徹底孤立隔離的人,正如我們無法想像有長頸鹿的脖子是短的,因此每一種心理學跟研究人類行爲的科學,顯然都必須是社會心理學。每個個體的命運,勢必都與羣體的命運緊密相系。這就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則。想了解一個人,就得了解他在所屬人類羣體中的相對境況。行爲主義者曾試圖將人類孤立在實驗室中,藉此留意、觀察其行爲,但這個方法根本行不通。只要與羣體隔離,實驗對象的行爲就不再像人了,反而像是被囚禁的動物。嚴格來說,他再也不是人類。因此,如果想了解人類行爲,就必須將行爲置於社會相對關係脈絡中。舉例來說,在雪線上以及在日照充分的山谷裡,松樹的成長過程肯定有所不同,因此在社會環境有所改變的情況下,人類也會展現不同行爲。

(本文摘自《阿德勒談生命風格:當個體心理學大師面對問題兒童的挑戰》/商周出版)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與佛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界三巨頭。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醫生、心理治療師。早期師從佛洛伊德,後來因爲不認同佛洛伊德過於強調性本能的論點而與他決裂,並自創「個體心理學」此一心理學體系,被稱爲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一生主張「心理學要爲生活和生命服務」,對後續的西方心理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着有:《精神官能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心理補償的研究》(1917)、《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1919)、《認識人性》(1927)《自卑與超越》(1932)、《精神官能症問題》(1932)

譯者簡介】

溫澤元

專職英德譯者,師大翻譯研究所畢,現於德國進修。譯有《收入不平等》、《倒帶人生》、《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我必須獨自赴約》等書。

《阿德勒談生命風格:當個體心理學大師面對問題兒童的挑戰》/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