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校聯合教學體驗鹽畫樂趣 童年好「鹽」色任揮灑

南大附小、七股龍山東山吉貝耍、麻豆港尾等4所小學共同參與鹽畫創作過程孩子們沒想到連日常吃的鹽能成爲畫畫顏料感覺非常新鮮,也樂在其中。(莊曜聰攝)

南大附小、七股龍山、東山吉貝耍、麻豆港尾等4所小學共同參與鹽畫創作過程,孩子們沒想到連日常吃的鹽能成爲畫畫的顏料,感覺非常新鮮,也樂在其中。(莊曜聰攝)

日常吃的鹽巴也能用來畫畫?南大附小、七股龍山、東山吉貝耍、麻豆港尾等4所國小共同參與鹽畫創作課程,孩子們將紅藍黃3原色構圖暈染之後,再撒上粗鹽創作,每個人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讓衆人直呼好有趣。

配合臺南大學教育學院大學社會責任計劃,4所小學學童之前到北門井仔鹽田瞭解曬鹽過程,明白了天日鹽的由來,這次重新聚首再一起體驗鹽畫樂趣,南大附小藝術人文領域老師楊智欽表示,鹽畫的原理就是使用紅黃藍三原色水彩混色,藉由顏色互染就能產生繽紛的色彩,然後塗在畫紙上,再用吸管輕輕吹開顏料製造暈染效果,最後撒上鹽巴使顏料呈現雪花狀。

南大附小的李羿萱說,由於鹽巴有吸水的作用,會讓畫紙上的顏料像是在跳舞一樣,非常有趣,港尾國小的莊鈞翔說,各種顏色重疊在一起後馬上變成另外一種顏色,好像在變魔術一樣,而且平常吃下肚子的鹽竟然可以拿來畫畫,真的很神奇。

除了鹽畫,身爲東道主的南大附小還安排小創客及人文走讀等課程,讓學生透過吸管及橡皮筋DIY製作彈力球,並對臺南孔子廟的太尊地方法院貓道留下深刻印象,還品狀元粿和日式泡芙,爲4校校際交流畫上完美句點

南大附小校長許志庭表示,南大USR計劃支援偏鄉共學,透過一系列的鹽主題課程,讓戶外教育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擴大學習成效,並整合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