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座金馬獎創紀錄!杜篤之聲音魔術太逼真「騙過外國人」

圖文/鏡週刊

曾獲12座金馬獎的音效專家杜篤之,是金馬獎單項獎獲獎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人。他從1970年代中進入中影開始就對電影聲音工程充滿興趣,雖然工作忙碌,但做得很開心、從不覺得累。但做了幾年後,杜篤之想做些不一樣的。「當年沒環境音的概念,都是罐頭聲音。我覺得很不合理,就存錢買錄音機、麥克風。看完片寫下需要的聲音清單,騎摩托車去找聲音。」

不久之後,臺灣新電影起來,中影公司也想改變,杜篤之和當時新電影健將侯孝賢、楊德昌等人很合得來,一起改變很多配對白、音效與對電影音樂的概念。

張佩成電影《小逃犯》是杜篤之在那個時期代表作。當時杜篤之對音效已有自己的想法,比方環境感覺、要聲音動態、有立體感等,他看了《小逃犯》後很喜歡,就主動找張佩成說這部片不要配樂,並指出哪一場用背景的聲音、哪一場用垃圾車的音樂,張佩成也覺得可以,就決定試試看。該片是講述某夜在一棟房子內發生的故事,電影重新剪接後,當時拍片租的房子還沒退租,杜篤之就帶錄音機現場,在房子裡錄很多開門、關門或空蕩的聲音,錄了一套回來做音效。「這部片聲音張力很好,得到亞太影展最佳音效,是我生平第一個獎。」

杜篤之在楊德昌電影《恐怖份子》做模擬真實的事後配音,幾乎沒配樂,效果也相當好,甚至有外國影人以爲是同步錄音。但他覺得從《光陰的故事》《海灘的一天》《小逃犯》《青梅竹馬》到《恐怖份子》等做的事後配音走不下去了,「要再好一點,就是現場同步錄音」。

1982年因中影與梅爾吉勃遜主演的電影《Z字特攻隊合作,杜篤之曾支援來臺澳洲團隊同步錄音,但直到1987年導演王正方好萊塢工作人員來臺拍《第一次約會》,他才真正見識到完整的同步錄音。這期間杜篤之藉拍宣導短片廣告,不斷練習同步錄音,還自掏腰包買錄音機、麥克風土法煉鋼,到《悲情城市》才終於做出臺灣首次全現場錄音的電影。《悲情城市》贏得威尼斯金獅獎票房成功,導演侯孝賢慷慨送杜篤之時價近180萬元的全套錄音設備,並在楊德昌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首度派上用場

更多鏡週刊報導音效大師拿下12座金馬 不是靠聽力而是靠這個樹立里程碑 這部片讓臺灣電影出現立體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