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暫且不說

“臣大同鎮副總兵楊峰,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宣府鎮副總兵曹行,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清宮內,兩個十分魁梧的將領面對着允熥跪下,大聲喊道。

“都起來。”允熥讓身邊的小宦官去扶他們,並且說道。

等他們二人站了起來,又恭恭敬敬的屁股稍稍挨着椅子一點兒坐下,允熥笑着說道:“楊峰,曹行,你們兩個和朕這麼拘束做什麼?”

“臣身爲臣子,自當對陛下恭敬。”他們二人幾乎異口同聲的說道。

若是旁人,允熥聽到這麼說不論口頭上如何,心裡肯定是高興的;但面對他們二人,允熥卻不是如此。

楊峰是最早被派到他身邊的兩個侍衛之一,而另一個侍衛陳興爲保護他已經戰死了,他們相識超過十年,即使近三年沒有沒有見過面,也非常熟悉。

而他認識曹行的時間也不短,當上皇太孫之前在兵部辦差的時候就認識了,因爲脾氣相投二人關係不錯,後來洪武二十八年他在長城沿線巡視被蒙古人攻打時,曹行又爲他丟了一條手臂,讓允熥對他更爲看重,關係更加緊密,一直到建業三年初他自願前往宣府當副總兵。

因爲這兩個人同他關係不一般,所以允熥極爲重視他們,不僅是把他們當做臣下,更把他們當做了朋友。

是的,朋友。允熥是非常孤獨的,不論是當皇太孫還是皇帝身邊都圍着一羣人,但這些人要麼是想要鑽營的小人,要麼是正直的大臣,他生怕一時不察,致使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允熥也不敢和他們交朋友。自古以來皇帝或者國君都是稱孤道寡,就是如此了。

可在巨大的孤獨感下,允熥又十分想要有朋友,於是和他相識時間最久、爲保護他負過傷甚至丟了一條胳膊的楊峰和曹行就逐漸被他當做了朋友,對他們十分特殊。即使後來迎娶了熙瑤,熙瑤和他可以交心,但畢竟不是朋友。前年要不是他把楊峰當做朋友,恐怕他早已身首異處了。

因爲把他們當做了朋友,所以允熥此時說道:“你們兩個是朕最親近的大臣,不要對朕這樣恭敬,朕平時與其它大臣在一起商議事情已經足夠煩悶了,就想和你們輕輕鬆鬆的說話。都把屁股坐實了,不要好像在椅子上扎馬步似的。”

“楊峰,拿出你當年剛剛到朕身邊爲侍衛的時候重陽節帶着朕逛街的樣子來;曹行你也是,就好像當初朕剛剛到兵部辦差的時候一樣說話。”

楊峰與曹行對視一眼,雖然不敢像他說的那樣做,但也慢慢放鬆下來,在椅子上坐實了。

“這就對了。”允熥靠在牀上,笑道:“放輕鬆就好。”

“曹行,這二年宣府一帶的情形如何?蒙古人入寇的事情多不多?不僅是長城內,長城外的衛所受到蒙古人襲擾也算。”允熥開始問起正事來。

“皇上,”曹行剛剛說了這兩個字,允熥又打斷道:“叫官家。”

“官家,這二年宣府一帶的情形還好。”曹行說道:“雖然原來的北平三衛(燕王三衛)被打散調走後少了許多兵馬,但蒙古人也遠不及當年,現在還有的這些兵馬足夠應付他們了。”

“更何況建業三年下半年寧王殿下又出兵征伐了一次漠北,還使得他們換了大汗,蒙古人的勢力更弱,不要說打破長城,就是擊破長城以北的衛所也不能。”

“但還是有人襲擾。這些來襲的蒙古人都不多,至多二三百人,穿着破破爛爛的衣服、手裡拿着缺口很多刀槍,騎在馬上想要趁着大軍疏忽的時候搶點兒東西回去。去年各衛所一共奏報了這樣的事情三十多次。”

“還不多。”允熥說道:“吩咐各衛所注意防範便是。”

對於這些零星過來連游擊隊都算不上,只能算作土匪的蒙古人的襲擾,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按理說,消滅土匪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搗他們的老巢,但蒙古人的老巢是移動的,蒙古草原又地廣人稀,想要找到十分不易,只能以守爲主,通過像編織漁網一樣建立堡壘一點一點壓縮蒙古人,每幾年派出大軍到草原上打一仗,即使蒙古人都跑了撈不到仗打也能向他們表示大明還注意着你們呢,老實一些。

“官家,臣所在的大同鎮也一樣,即使去年蒙古人新任的大汗鬼力赤對大明稱臣,陛下又同意開互市後也有些蒙古人會來襲擾。草原上並非所有部落都聽鬼力赤的話,況且去年分別在大同和延綏的兩次互市商人都不多,蒙古人連鹽和茶葉都沒有買足。”楊峰說道。他在建業元年被派到延綏爲副總兵,第二年被調到大同爲副總兵,所以對兩地的情形都比較熟悉。今年他已滿三年的任期,回京述職來的。曹行也是一樣。

“也多注意吧。”允熥又道。

但說完這句話他自己就失笑道:“朕豈是不該和你們說這樣的話,你們又不會回去繼續爲副總兵了。稍後朕讓金幼孜等人擬旨傳給邊鎮。”

“官家,不知想把我們派到何處爲官?”曹行聽到這話,不由得好奇地說道。

“你們已經聽說要和撒馬爾罕見仗的事情了吧?”允熥問道。

“是,官家。”他們答道。

“依據很多地方來的情報,明年他就會出兵大明。朕當然也要做預備,在西北擊敗他。”

“現下還不知曉帖木兒會出兵多少攻打大明,朕也不好說會出兵多少。但怎麼也不會少於這次攻打安南出動的將士。”

“這樣大的仗,要提前預備的事情很多。你們兩個都是朕的左膀右臂,不僅忠誠於朕,還頗有才能,就留在京城幫着朕一起籌備此戰;明年和撒馬爾罕見仗,朕至少要許你們二人一個參將。”允熥說道。

“臣等領旨。”他們二人馬上躬身答應,尤其曹行的眼睛都發亮的十分高興的答應着。他本來就特別喜歡打仗,當年不願在允熥身邊非要跑去邊關,聽到明年有仗打自然高興。

“曹行,楊峰,朕先在五軍都督府給你們兩個掛個名,究竟幹什麼,待朕與諸位愛卿商議好了以後再分派給你們。”允熥又道。

吩咐過此事,他們三人又說了幾句話,曹行和楊峰就要行禮退下。可允熥卻說道:“楊峰暫且留下,朕還有幾句話要和他說。”

待曹行退下,允熥從牀上站起來在屋內溜達,同時貌似無意的對他說道:“朕聽聞,昨日你們家有人生了病,求你舅舅家也就是皇后的孃家找了太醫去看病?”

“是,官家。”楊峰有些摸不着頭腦的答應着。

“是誰生病了?”

“是臣的內子。”楊峰臉上露出悲傷的神情說道:“在臣返回京城前,內子就生了病,好幾個月一直不見好。臣從大同返回後本以爲她的病會好一些,哪知道卻更差了。”

“臣爲了內子的病能儘快好了,請遍了京城的名醫,還在太醫不當值的時候請過幾名太醫,但也都不見好。最後臣不得不求舅父請太醫院醫術最高明的太醫來看病。”

“可到了此時內子的病已經太過嚴重,救不得了,昨天伴晚病逝。”楊峰是有些悲傷的。他和妻子是包辦婚姻,但這麼多年相處下來總有些感情,何況他們還有了一個兒子。

“朕失言了。”允熥說道:“既然如此,爲何不早早和朕說?請幾天假?”

“陛下,臣是回京述職的,總不能連官家的面都沒見到就告假,總要當面聽過官家吩咐過臣,臣纔好請求准許幾天假。”楊峰道。

“既然如此,朕就準你十天的假,將夫人安葬後再說。”允熥說道。

“多謝陛下恩賞。”楊峰說道。雖然丈夫要爲妻子服一年的喪,但古代妻子過世丈夫在官方是沒有喪假的,和父母、祖父母甚至伯叔過世都完全不同。

允熥又安慰他幾句,忽然問道:“楊峰,既然淑人過世,你的兒子現在誰來照顧?”

“暫且由臣的母親照顧。”楊峰略覺奇怪,但還是答道:“臣是家中長子,弟弟年紀還不大,雖然已經定了人家但尚未娶過來,臣所以將孩子交給了母親照顧。臣的母親年紀還不算大,還照顧得來。”

說着,他略覺苦惱的說道:“臣將來總是要再娶的,但就怕再娶的妻子對孩子不好。這樣的事情臣也聽過。只盼着能找一個品性好的人才好。”

允熥沒有多說話,只是又安慰他幾句,讓他退下了。

楊峰剛出了門,王喜就竄了出來,一邊倒茶,一邊對允熥說道:“官家,爲何不和他直言?”

“他妻子剛過世,朕就和他說,太不像樣子了。等過幾天,他的妻子下葬以後再說。反正依照禮儀,他再娶總要過一年,也不必着急。”允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

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襲營第1524章 掛鉤終於掛上了第282章 年前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276章 連帶處置第15章 賜名朝鮮第1213章 來頭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579章 舅爺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900章 慶功宴——意外的人才第236章 商業聯盟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1733章 海盜們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429章 甄選舍人第45章 武德衛第329章 保護軍婚條例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1181章 軍與監第1319章 金融改革——錢莊總行會與新窩本制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1722章 文坻第1081章 沒品與出乎預料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1145章 接見宗喀巴(二)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981章 本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1005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上)第1475章 恭賀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688章 藍帳和金帳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1236章 國子監三項第1264章 驚險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1286章 活字印刷術第816章 戰安南——儀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731章 兒子要走了很傷心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1157章 追與逃第849章 僞軍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138章 戰——兩邊第937章 其它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1081章 沒品與出乎預料第143章 戰——安全第1061章 決戰——阻攔第914章 後宮都是聰明人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1740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1374章 日心說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446章 說話第939章 鑄炮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540章 昀芷微服與宣錦衣衛問話第1682章 “勸降”第505章 編戶齊民第90章 除夕宴第329章 保護軍婚條例第636章 各方折衝第404章 目眥盡裂發盡上指冠第418章 封賞與處罰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13章 初到兵部第490章 薛氏第1372章 代數與幾何第1685章 行刑第18章 重陽節——寶鈔之一第1413章 託他人之口第998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進兵路線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1464章 光榮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第1479章 囑咐第1342章 南洋風雨——不怕風險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1772章 最終定論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1283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五)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805章 臨高韓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939章 鑄炮第1273章 家話第258章 車軌第113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哦,漢人也曾經是白人?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