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拜訪常家

允熥上午辰時從東華門騎馬來到開國公府大門的正門口。常家人把僕役派到了二里地以外,並且常家全體成員都聚集在靠近大門的前院,所以允熥到大門口的時候,常家衆人都已經迎出門了。因爲允熥這次來沒有帶着全套的儲君儀仗,所以他們就按照從前朱標去各個國公府的迎接禮儀來迎接允熥。

待允熥下馬,常家的僕役們都跪到地上,常家的主人以常母爲,行拜禮。

允熥馬上就去扶常母,並說道:“姥,老夫人是陛下欽點不必在他面前行禮的人,孤豈敢受禮?並且今日我是來探親的,又豈能受禮。”隨同而來的太監也上前扶起其他的常家人。

常母雖然對於爲什麼允熥管她叫‘老老夫人’感到不解,但是這也無關大局。她順勢就起來了,回道:“那老身就倚老賣老一回。”

衆人隨即簇擁着允熥走進常府。走進常府之前,允熥擡頭看天,天剛亮時還灰濛濛的天空已經霧氣盡散,陽光直接照下來,十分晴朗。

衆人來到正院大堂,允熥當然是坐在位。因爲之前已經說明今日是來‘探親’,並且目前常府也沒有年輕的奶奶(注1),所以並未分出內眷所坐之地。

又寒暄幾句,常母給允熥介紹常家現在各位主子。她指着的一箇中年男子說道:“這是老二常升。”

那人行禮說道:“見過殿下。”

允熥一邊回禮,一邊想着:‘果然那天我在五軍都督府見到的人就是常升。’

一般情況下,允熥應該管常升叫舅舅,但是現在顯然不是一般情況。所以允熥只能以官方稱呼稱常升爲“開國公”。

接下來常母又介紹了常森、常茂的妻子馮氏、常升的妻子胡氏、常森的妻子吳氏以及其它和允熥同一輩分的人。

對於和他同一輩分的人,允熥的稱呼可以隨便一點,稱之爲“哥兒”,對於女孩子可以稱呼爲姐姐或者妹妹。

但是場面仍然顯得沒有探親的氣氛。允熥對於常家的親情礙於禮法無法表達出來;常家人也不敢造次,所以現場的氣氛非常不自然。

不過常家顯然是有準備的。介紹完衆人,常母說道:“殿下,總在這裡坐着也沒什麼意思,我家新修了一個花園,雖然必定比不上宮裡的景色,但是也別有一番風味,殿下不如讓繼宗陪着轉一轉?你們年齡相近,也好說話。”

允熥也沒有多想,覺得逛一逛也好,總坐着也沉悶,到花園裡逛逛與人單獨交談還可能送快些,於是說道:“宮中的景色看來看去的也就那樣,未必比的上咱們開國公府。”說着站起身來。

年輕的姑娘在丫鬟的陪伴下回到自己的閨房。姑娘們的聲譽還是很要緊的,常家既然不可能把女兒嫁給允熥,就絕不會讓她們與允熥在私下裡見面。

馮氏、胡氏、吳氏也各自回房處理自己的事情去了;她們與允熥又沒有血緣關係,允熥也不會重視她們。

常森也回房去了,只有常升貌似陪着常母回後院去了;年輕的公子則簇擁着允熥向後花園走去。

出了大廳,氣氛果然要好一點,允熥和這些他的表兄弟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還能有笑聲。

但是允熥還是很難和自己的表兄弟聊到一起。第一,現在的允熥思想認識是一個西元21世紀的二十多歲的人,而他的這些表兄弟都是貨真價實的西元14世紀一二十歲的少年;第二,允熥生長在皇宮,皇宮的生活是很枯燥的,他一點也不瞭解宮外大家的公子哥都玩些什麼。

雙方唯一的交談點就是這個時候的戰爭了。你還別說,允熥和常繼宗就這一點還聊得不錯,挺投機的,兩個人都繞花園有一圈了,其他人都散了,還是興致勃勃的聊着。

這時常繼宗突然說道:“光這麼說也不盡興,”他指着東邊,“那邊有一間屋子,我來逛花園常在那裡歇腳,就在屋裡放了一些地理方面的書籍(不是地圖),我們去哪裡看看吧。”允熥同意了。

到了屋子門口,因爲屋子看起來很小,允熥就對跟隨的侍衛、太監(注2)說道:“你們不用進去了,我自己進去即可。”然後跟着常繼宗走進去。

但是到了裡邊,允熥並沒有看到什麼書籍,並且屋內雙鬢如霜的常母端坐在椅子上。允熥頓時意識到這是常家制造的避開太監或者侍衛,單獨與允熥會面的機會。

常繼宗不知何時悄悄地離開了。允熥面對着常母,不知道怎麼開口說話。還是常母有經驗,笑着對允熥說道:“你難道不應該稱呼我一聲外祖母嗎?當年你父親可是在常府叫過我岳母的。”

突然之間,允熥記憶深處有關於他母親的記憶涌現出來,平時被(後世記憶)壓抑住的對於今生母親的思念之情迸出來,充斥在允熥的腦海中。望着面前這張依稀看出與記憶中的母親有些相似的面龐,允熥情不自禁地跪倒地上,哭出聲來並叫道:“外祖母!”

常母也明顯動了感情,留下兩行熱淚,伸出手去抱住允熥,說道:“好外孫不哭。”

這麼一哭出來,接下來的感情交流就容易多了,常母不觸及宮內秘聞的詢問允熥在宮裡怎麼樣,還問了前一段時間的呂妃下毒案的經過;允熥一一回答。

然後允熥想起一事,說道:“外祖母,把府裡,還有大表哥在北城的府裡的門子都換個人吧。”

常母略微奇怪的問道:“怎麼要讓換門子?”允熥這次來門子出問題了?那也不對,就算府裡的門子不好,關北城的門子什麼事兒?常母疑惑着。

允熥說道:“外祖母應該已經知道北城的山東麪館的老闆現了一些密謀並告知我手下的太監王步,然後王步纔來阻止我的。”

常母答道:“是的,我知道。”

“但是外祖母你應該不知唐伯鶴在偶遇王步之前,曾先後去繼宗表兄在北城的住宅和這裡想告知此事給你們,但是門子見他們衣衫不是富貴人家,又與府裡無親眷關係,所以拒之門外,險些誤事。”

常母大驚!因爲這件事不是案情中重要的事情,唐伯鶴也沒想告狀,只是原原本本的把事情說出來而已,所以常家一直不知道。

常母馬上說道:“我和常升數次告誡府裡下人不要目高於頂,謙和待人,府裡竟然還會生這樣的事情。幸虧未釀成大禍,真是得天之幸。我馬上下令懲處他們。”

允熥不在意幾個門子的命運,也不過是隨口一提,提醒常家而已。他勸住常母,又說起別的事情。

=====================================================

注1:這裡的‘奶奶’指的是年輕的、或者輩分小的男主人的妻子。

注2:現在允熥身邊服侍的宦官大多數都是有品級的、可以稱爲太監的。

第1811章 新的軌道列車第1342章 南洋風雨——不怕風險第661章 攻緬——人口和規劃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415章 降與死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214章 論跡論心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1099章 戰烏魯木齊——公侯萬代第706章 接見使者之前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940章 隊列與方陣第1509章 菜市場與捉拿第69章 春和殿紀事第315章 齊夜話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532章 縣試第863章 南定之戰結束了第10章 後續發酵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363章 哀嚎第183章 準備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217章 爲何讀書第1283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五)第1415章 李家——驚呼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275章 三人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番外13:大辯論上第85章 失常的人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1218章 軍事改革——開始第699章 說第785章 大案——發現第516章 稅清氓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337章 拜訪魏國公府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188章 喪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911章 必須不能守寡(補昨日欠更)第384章 秦與浙第974章 問題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204章 彌勒佛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589章 湘王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1415章 李家——驚呼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981章 本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第651章 岷州第1043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兵力比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1210章 由一個笑話所引發的第8章 謹身殿大討論——一鳴驚人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347章 目的與新舊發明第11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語言與國家第256章 多疑第781章 大案——想法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388章 出征與陰謀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531章 帶誰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939章 鑄炮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961章 在講武堂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541章 繼續召見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40章 戰——死戰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第1170章 調查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893章 朱贊儀的事情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