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兩個相關

允熥跑到謹身殿的時候,老朱剛讓李進忠去傳御膳房擺飯。他看到允熥進來,臉上還有汗珠,他看了看刻漏,對允熥說道:“就算時間晚了一點,也沒有必要着急。急匆匆的是做不好事情的。”

允熥也不好解釋自己是思考‘事關中國科學前途命運’的事情才耽擱了,也只好應着。

好在老朱也不過是一說,然後便帶着允熥去吃晚飯。

二人照例是先喝一碗湯,然後等着上菜的時候,老朱問道:“今天去開國公府,常家可是非常殷勤得招待你?”

允熥早就預備這個問題的答案了,所以只是故意停頓了一下,然後便回道:“回爺爺的話,開國公確實是非常殷勤地招待我。”

老朱又問:“可想起了你的母親?”

允熥略有些悲傷地說道:“是回想起了母親,特別是開平王夫人與記憶中母親的相貌頗爲相像,我忍不住差點兒要哭出來。”

老朱在十七歲的時候,父母雙亡,而現在允熥也是父母雙亡,相似的經歷使得老朱認爲他十分理解允熥的情緒,所以他拍了拍允熥的肩膀,說道:“你的曾祖父當年去世的時候,我也才十七歲,也感到十分悲傷,‘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佯泱。’正是我當時的情景(注1)。這樣的事情,只能自己走出來了。”

允熥因爲原來允熥遺留的記憶只是一部分,所以他雖然悲傷,但是也沒有老朱當年那樣。但是現在能說實話嗎?只能沉默不語。

然後飯菜上來了,他們忙開始吃飯以緩解現在的尷尬氣氛。幾口飯菜下肚,祖孫倆又說了一下飯菜的好壞,尷尬氣氛盡去,老朱又問道:“今天下午奏摺看的怎麼樣?跟爺爺批覆意見相左的有多少?不太明白爺爺爲什麼那麼批覆的有幾份?”

對於允熥來說,這正是不想來什麼就來什麼。但是面對精明的老朱,他也只能實話實說:“爺爺,孫兒今天下午沒看幾分奏摺,一共只看了六份奏摺。我看的這六份奏摺我都沒有什麼問題.”然後裝出不太好意思的神情。

聽到允熥的話,老朱比較驚訝:允熥這些天每天都非常努力,怎麼今天例外了?

然後他隨即把這和允熥上午去開國公府聯繫到了一起。所以老朱的思路完全跑偏了,他以爲允熥因爲觸景傷情、太過懷念父母纔沒有心情看奏摺,所以並未責備允熥,讓允熥因爲不用編理由了鬆了口氣。

不過因爲允熥沒有看奏摺,所以老朱也無從講解,在吃完了飯以後就讓允熥回去了。

但是允熥回去了以後,老朱卻思考起允熥和常家的關係來。他本來結合允熥在兵部、戶部幹活時候的表現認爲允熥不會在以後太過偏向常家,但是今天允熥這麼大的情感波動,以至於下午連奏摺都沒心情看(誤會好深啊),讓他又疑惑了。

老朱思考一會兒,決定還是繼續觀察。如果允熥太親近常家,他不介意除掉他們。

============================================================

伴晚,城北的玉泉樓酒家。

李景隆今天又在這裡招待全寧侯孫恪和神武衛指揮使楊益這兩個自己的鐵桿喝酒。

李景隆作爲主家當然是先到了地方,讓玉泉樓的老闆先預備着。不過他剛到沒一會兒,孫恪先到了。孫恪走進李景隆訂的包房,一眼就看出來李景隆頗爲高興。

孫恪因爲自己也是侯爵,還是自己打出來的爵位,又與李景隆交好,並不十分對李景隆恭順,所以直接問道:“李大哥今天這是怎麼了,有什麼喜事?”

李景隆微笑着說道:“確實是有喜事。不過你別急,等一會,等楊益到了我一起說。”

孫恪愈好奇,連連追問,李景隆就只是說道“等楊益來了在說。”孫恪也不能死纏着不放,只能等着楊益來。好在他們都是將門出身,也有很多共同話題,現場到也不沉悶。

又過了一會兒,楊益來了。三人寒暄一陣,孫恪迫不急待的問道:“現在楊兄弟也到了,李大哥你該說了吧。”

李景隆先舉起酒杯,他們二人見狀也拿起酒杯盛上酒,與李景隆一起喝了一杯,李景隆才說道:“陛下同意我妹妹嫁給常繼宗了。”

孫恪雖然覺得就這件事情不值得如此高興,但還是忙祝賀起來;不過楊益就直接多了,他說道:“李大哥,雖說是心願達成,是件喜事,但是也不值得這樣高興吧。”

李景隆也不以爲意,說道:“關鍵不在於陛下同意了我妹妹和常繼宗的婚事,關鍵在於,陛下是考慮之後才同意的。常家是外戚,又是將門世家,開平王肖像功臣廟、配享太廟皆是位列第二,還在先父之上,等到皇太孫殿下即位了,要是再加上我李家傾向於他們,很可能勢大難治,但爲何陛下任然允許我把妹妹嫁給常家?”

孫恪若有所悟,但是楊益仍然毫不明白,說道:“李大哥你就別吞吞吐吐的了,一次說個明白多好。”

李景隆接着說道:“足以見得,陛下認爲常升、常森皆不中用,雖爲外戚,有皇太孫殿下的維護,仍然多半壓不住徐家,所以藉助我李家的勢力維持平衡。陛下也一定會和皇太孫把這些都講明白的,所以咱們在下一朝仍然不會被擠到邊兒上,所以我才高興。”

孫恪和楊益聽明白了李景隆的話,覺得也確實是有道理,這才理解了李景隆這樣的原因。

這個原因是聽明白了,楊益卻不明白李景隆爲什麼要把這些都和他們如此詳細的說出來;但是孫恪卻心下了然:‘李景隆這是在告訴他們自己還是有前途的,防止老部下們轉投常家;如果所料不錯的話,李景隆絕對不會只和他們兩個說這個,應該會在這幾天約見其他人的。‘

不過雖然知道了李景隆的用意,孫恪還是打消了這幾天萌生的想法。孫恪在父親去世後,也是久歷戰陣,與馮勝、藍玉、傅友德和常茂等人都是交往不少,厚着臉皮投過去人家也不會拒之門外。但是現在既然李景隆這裡又有了前程,何必非得湊到別人那裡去呢!

然後三人各自收起心思,熱熱鬧鬧的喝了頓酒,鬧到半夜才散。

==========================================================

注1:這兩句詩是朱元璋後來回憶往事時自己說的。

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766章 發現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1422章 朱贊儀的遺囑與十年前的詔書第1313章 準備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417章 前世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103章 應酬第1089章 血色(一)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678章 岷寧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81章 下基層下第291章 家族宴第1216章 家話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1538章 求娶第65章 充分準備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351章 欲廢朱榑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1262章 羅家的本子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812章 四王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24章 重陽節——最後:藍常密會第1229章 不要着急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1228章 軍事改革細則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1285章 兩個想要的技術第633章 出門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計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1464章 光榮第428章 下線遁第971章 年輕人第1257章 說話囑咐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715章 她答應了第436章 終於完全結束第390章 兗州城上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255章 想法和英靈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135章 宣府第1158章 計策與旗幟第1532章 問允熥該怎麼做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會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650章 秦肅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1225章 查處完畢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184章 醒來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460章 拜祭功臣廟第395章 燕軍人第1271章 教子第251章 讀書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435章 還有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154章 宣府最後一件事然後回京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934章 科學的開端——完結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