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四名太監

然後老朱拿起這五份奏摺的最後一份,吏部上報的標題爲‘今年下半年滿三、六、九年任期、正五品到從七品官員調任或留任總報’的摺子,對允熥說道:“允熥,我大明土地廣大、人口衆多,光憑咱們朱家人根本管不過來,所以必須任用官員來代皇家牧民。而這樣,選派合適的官員來擔任合適的位置就非常重要了。”

“但天下的官員也很多;我大明十二個布政使司(注1),一百多個府,數十個州,一千多個縣,再加上中央的各部、院、寺、監,總共有文官二萬餘人;在加上武將,官員總數有五、六萬人之多,全部由爺爺來任命的話爺爺也忙不過來,所以只能是由爺爺來直接任命四品以上的官員,其他的五品以下的官員只能是交給吏部來任命了,所以能否任命真正有能力、清廉的吏部尚書、侍郎很重要。”

“至於像這樣,五品到七品的官員任免名單,大概看看就好,因爲基本上這些人你都不瞭解,甚至都不知道是誰。這時隨便點幾個人名讓錦衣衛去查一下是否確如奏摺上所說的那樣的經歷或者功勞,來驗證吏部官員有無徇私枉法即可。”

然後老朱大概瀏覽了一遍奏摺,然後在一張紙上寫了幾個名字,把奏摺扔進了寫有‘吏部’字樣的框裡。

允熥也大概瀏覽了一下奏摺,現確實是一個認識的也沒有。按說現在允熥在戶部和兵部都歷練過,也認識不少五、六品的官員,但是在這上面就是一個見過的名字也沒有。

然後老朱又拿出幾本奏摺來告訴允熥如何更有效率的批摺子,而不是被這些文官們說的雲山霧罩的話繞進去。

因爲老朱考慮到允熥是第一次接觸這方面的事情,所以老朱講的很耐心,也導致還沒講幾本摺子天就黑了。

老朱留允熥在謹身殿吃了飯,就打他迴文華殿去了。一方面是因爲允熥明天要主持關於寶鈔兌換的事情,讓他晚上去準備一下;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給允熥邊講摺子邊批閱太慢了,老朱覺得還是一點一點慢慢講吧,不然今天摺子批不完了。

======================================================

就在允熥接受老朱關於如何批摺子的技巧傳授的時候,王步正在按照允熥的指示去山東麪館和李崖的家裡拜訪。

王步先去山東麪館見的唐老闆夫妻。王步來到山東麪館的時候,時間還未到酉時(下午5點到7點),麪館還沒有到該上人的時候,所以唐老闆夫妻顯得還挺清閒的。

這時唐伯鶴人就守在麪館的櫃檯這裡,見到王步帶着侍衛走進來,忙要行禮。

按照老朱定下的規矩,太監是不能受禮的,王步也很謹慎,所以怎麼敢受他的禮,忙上前攙扶。並說道:“我是代表殿下來的,殿下不欲張揚。”他是掐準了這類平民百姓的心理說的話。

唐伯鶴一聽就忙止住要彎下的身軀,並帶着王步進了內室。他想了想,覺得也就自己家的臥房相對乾淨一些,就把他帶進了自己的臥房。

進了唐伯鶴的臥房,王步問道:“不知貴夫人可在,殿下有事情和你二人說。”

唐伯鶴因爲王步是個太監,並且是代表皇太孫殿下前來,倒也不在乎他要見自己妻子這件事情。他馬上跑向後院,把自己的妻子莫氏帶過來。

王步等他夫妻二人都到了,說道:“殿下有話說道,唐伯鶴、唐莫氏夫妻二人,救孤一命,孤甚是感激,今特賞賜你夫妻二人玉璧一對,珍珠一串,以示孤的感激之情。”其實這句話完全就是王步自己編的,允熥根本沒有說什麼話;東西倒是從宮裡拿出來的。

唐伯鶴夫妻二人聽到‘殿下有話說道’的時候就已經跪下,當聽完王步說的話,唐伯鶴正要謝恩,莫氏捅了他一下,並說道:“王公公,陛下已經賞賜了我們黃金百兩、御用的筆墨紙硯一套,並親自手書‘山東麪館’四字賜予我家,還許了我家大小子世襲千戶的前程,已經封賞極厚,豈可再受殿下的賞賜。”

王步說道:“殿下說了,陛下的賞賜是陛下的,孤對於救命恩人,豈能沒有表示?你們就別推辭了,安心接受賞賜即可。”莫氏方和唐伯鶴受了賞。

然後王步在唐伯鶴夫妻的歡送下走出麪館,向李崖的住所走去。

李崖的住所還不好找,他原本只是一個廚子,雖然是常家的暗線,但是也並不富裕,雖然現在陛下賜予他世襲百戶的前程以及黃金,但是一時半會兒的還搬不了家。

王步打聽了好幾個人並且轉悠了半天才找到李崖家,李崖正在家裡待着,見到王步他們進來馬上行禮迎接,王步照例是推辭。

然後就和在山東麪館一樣了,李崖先是推辭,然後才接受。

之後王步回到宮城的時候,也已經是天黑了。他走進了文華殿,王喜正和王進、王恭等人吃飯呢。王喜見到王步回來,略有驚訝地問道:“你沒跟殿下在一起?殿下找人傳話回來,說是在謹身殿吃飯,我們以爲你也在謹身殿呢,就沒等你。”

王步趕忙洗了洗手,也拿副碗筷坐到桌子上,回道:“殿下今天從錦衣衛在北門以外的衙門回來時,就叫我去給山東麪館的唐伯鶴夫妻還有李崖賞賜東西,所以我沒有跟殿下在一塊兒。”

王進說道:“怪不得殿下讓陳興去買一些宮外的小玩意兒送到文華殿來,我還奇怪呢,原來是你還另外有事兒幹。”

王恭則問道:“哎,你們說陛下爲什麼給唐伯鶴家就那摩多賞賜,而給李崖的不過是世襲的前程和五十兩黃金?按說他倆的功勞差不多啊。”

王進說道:“那還不明白?李崖是常家的人,陛下豈能舒服?並且他還是宮裡文華殿的人;而唐伯鶴家是平民百姓。”

王進話雖然說的不是太清楚,但是王恭也不傻,也明白了王步的話,隨即不再談論這個話題,轉而談些好玩的話題。

不一會兒,四人吃完了飯,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他們才接手整個文華殿,還是很忙的。他們一直忙到允熥回來。

=====================================================

注1:此時還未設立貴州布政使司,貴州地區由雲南布政使司管轄。

第76章 走進科學第595章 應對第363章 哀嚎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1195章 何爲人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1515章 目的第676章 看病與舊人第514章 偉大的管子第1251章 反應第1737章 索科特拉島大海戰第1521章 勸說第694章 滇緬的詢問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第1664章 巴布納——第一聲大笑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457章 怎麼猜到的和爲什麼要猜第629章 檢閱第1209章 賢才第171章 上朝第651章 岷州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1456章 忽然變得‘自大’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90章 除夕宴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843章 軍醫第969章 計算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520章 初到永明第329章 保護軍婚條例第1656章 巴布納——合圍第560章 杭州事第1080章 最後的圍殲戰(三)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812章 四王第634章 橫濱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1048章 最終決戰——想不到破敵之策啊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1258章 婚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1281章 安排第196章 新問題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69章 春和殿紀事第851章 忘了第59章 ……陰謀——兩處場景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351章 欲廢朱榑第1525章 見面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番外17:新來的朝鮮同學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第698章 說湘王第12章 兩個爆點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1312章 船與人到京第1185章 什麼菜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799章 廣州人的反應再續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311章 楊栽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380章 囑咐大臣第276章 連帶處置第336章 縮短孝期與浮現第514章 偉大的管子第812章 四王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85章 失常的人第993章 樣子第312章 舉賢令與開始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311章 楊栽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590章 薛救齊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