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檢閱

時候很快就到了六月十一,檢閱選出來的士兵的日子。這一天天氣並不好,從早上開始就陰沉沉的;雖然沒有天氣預報,不過經驗豐富的老農都認爲很可能要下雨。

一大早下了朝,負責具體操辦檢閱事宜的李堅就和允熥說道:“陛下,今日天氣看起來要下雨,若是檢閱之時下起雨來怎生得好?陛下不如改天檢閱。”

允熥擡起頭看了看天空,思索了一陣,但仍然堅持:“不必改期,就是今天。”

“陛下,……”李堅說道。

“有朕在,下不了雨。”允熥打斷道。

李堅對於允熥的話很不理解,但也不敢再說,行禮退下操辦去了。

各個衛所的人聽到這樣的日子仍然不改期檢閱,抱怨之聲層出不窮,但誰也不敢違背命令,從軍營出發前往檢閱之地。

下午未時初刻,允熥來到檢閱之地。這是隸屬於羽林後衛的一個校場,因爲羽林後衛是上直衛,駐地距離皇城比較近,校場也大,所以選在這裡。

出於對允熥推廣的新型軍隊行軍方式的好奇,所有相關衙門夠資格的官都來了,京裡的勳貴只要願意來看的,允熥也都允許。

所以允熥到來的時候,檢閱臺已經是人山人海,他粗略計算了一下,差不多有一百多號人站在臺上,一邊聊着天一邊等着他,見到他上來馬上行禮。

允熥讓他們免禮,站在臺上和金純笑道:“金卿,對講武堂的學生有沒有信心?若是講武堂的兩個年級有哪個年級輸了,朕可是要罰你的。”

“陛下,臣不敢保證講武堂學生的隊列一定是最好的,衛所中有本事之人甚多,臣不能及,但能達到陛下之前的要求。”金純說道。

“哦,那朕可要看一看了。”允熥笑道。他的要求可不低,在允熥想來這次檢閱很可能沒有隊伍能夠達到他的要求,沒想到金純這麼有信心。

這次檢閱一共是十三支隊伍,十一個上直衛每衛一個百戶,講武堂依據年級,從兩個年級各選出一百人組成隊伍。

檢閱是自然不能一起出場,允熥親自定下了抽籤的規定。各支隊伍抽籤,最後講武堂一年級的學生抽到了第十位,二年級抽到了第十二位。

講武堂帶隊之人鄭軒滿臉喜色地對他們說道:“正好是最後幾名,負責壓軸,很好。”

“前面衛所的士兵表現的定然是不怎麼樣,就在連續九個隊伍都表現的很差時,咱們忽然出現在陛下的眼前,還不讓陛下眼前一亮?說不得就會賞賜咱們。”

一年級學生本來還有些沮喪,覺得排在後面什麼表現的機會都沒有了,聽到了鄭軒的話都振奮起了精神,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上臺。

反倒是二年級的學生聽了他的話更加沮喪:風頭都讓一年級的出了,他們雖然自認爲表現的會比一年級的強,但也不覺得能強出太多。

他們都忽略了其它的衛所士兵,大多數衛所的人自己也不認爲能比講武堂的學生強,聽到了講武堂之人的話雖然不舒服,也無話可說。

不過有一個衛的人卻不是這樣認爲的。“等過一會兒,讓你們知道厲害。”李增枝暗道。

隨後開始檢閱。頭一個出場的就是府軍前衛的百戶。只見這個百戶在校場的後面列好隊,開始向前走。

允熥馬上就開始皺眉。得益於地上劃的線,四列縱隊沒有變成四條長蟲,但橫向上不怎麼齊,並且很多人的身板也沒有挺直,眼睛盯着左右或腳底下,腳步聲也不十分整齊。

過了一會兒可能是領隊的人說了什麼,他們的身板從前向後慢慢挺直了,但縱隊卻有向長蟲變化的趨勢。在靠近主席臺的位置他們開始正步走,這更是一場災難。本來就不整齊的腳步聲被成倍的放大,隊伍也更加混亂。

不一會兒隊伍走到主席臺前,全體在這裡轉了幾個圈,然後繼續行走。還成,沒有轉錯方向的,也沒有掉鞋的,算是達到了允熥的最低標準。

但在場的人雖然不敢說話,卻都在心裡想道:‘就這,能讓百姓一看就看出軍隊的不同來?還沒有以前的方陣整齊、看起來舒服。’

之後又是八隻衛所的隊伍。允熥心下生氣起來:雖然歷史上北洋陸軍一個月也成不了軍,但自己可是開出了很高的獎勵價碼,竟然連一個看起來像樣子的都沒有,就是前世小學生的隊伍都比他們強。

一直到第十隻隊伍,允熥的眉頭才舒展開了一些:講武堂的隊伍所有人腰板都挺得很直,橫向上也比較整齊;走正步的時候稍微有些亂,但腳步聲整齊如一;最後的轉向更是十分利落。

允熥對身旁的人笑道:“你們覺得這如何?”

藍珍竟然看得呆了,好半晌纔回過神來說道:“陛下,這新式走路之法竟然十分神奇,隊伍竟然整齊至如此,與之前完全不同。”

歷代的軍隊步兵都會訓練一些方陣,主要用來抵抗騎兵,但都是差不多就行了,一般的騎兵也不可能有多齊,能四層隊列擋住騎兵就好。

其它的武將也紛紛附和。他們之前都看過皇宮內的侍衛演示,就幾個人行走也不覺得有什麼;但今日見到這一百多號人如此整齊的行走,都受到了衝擊。尤其是那一段走正步,整齊劃一的踏腳聲傳耳朵,他們從未想到一百多人就可以傳出這樣響亮的聲音,十分驚訝。

允熥看着他們的表情暗自得意。這泰西19世紀開始普及的練兵之法,豈是西曆15世紀初的人能想象的。允熥估計這些學生距離久經訓練的北洋老六鎮有差距,但應該已經達到了吳佩孚第三師的水準。

不過想要這樣練兵也十分不易,歐洲國家是在普及了六年義務教育以後纔出現了這樣的練兵方式,19世紀扶桑軍隊的普通士兵也都是小學畢業,在仍處於農業社會的華夏想把普通軍隊練成這樣很困難。

‘慢慢來吧。’允熥心道。

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1525章 見面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1195章 何爲人第1532章 問允熥該怎麼做第1514章 議論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1402章 大樣本雙盲對照實驗法第396章 濟、青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第26章 內宮之患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347章 目的與新舊發明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1056章 最終決戰——攻進大營第895章 我來也前傳(祝書友們正旦快樂!)第761章 三元宮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1283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五)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1217章 接媳婦第431章 驚到的蛇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849章 僞軍第1124章 傅安(一)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11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語言與國家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300章 抱琴與朱模第1241章 真正的學校——宗室子弟爲何去五城學堂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238章 楊任來滬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602章 開張大吉第1123章 使者——前奏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1812章 與商人共天下?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899章 慶功宴——減罪一次的勳章第1251章 反應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1168章 植物學家與出版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490章 薛氏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702章 從二十五到三十第310章 內藩與外藩第181章 安頓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第143章 戰——安全第156章 兩家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1496章 蘇州驚變——發現第400章 齊王女第1312章 船與人到京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537章 盤算與算數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368章 濟南城破第688章 藍帳和金帳第7章 謹身殿大討論——開始第1043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兵力比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480章 懈怠彈劾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732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一第50章 老朱親口說要近期冊封皇太孫了第649章 糧典婿第435章 還有第1373章 重力第410章 德州之戰——關鍵第89章 識時務的名將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