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齊步走

“咚咚”兩聲,一個身着武將常服的人站立不穩,身子晃盪了兩下。他趕忙穩住雙腿,右腳重重的踏在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音。

他發出的聲音雖然太遠處的人聽不到,但動作被站在高臺之上的允熥很清楚地看到了。他指着這個人沉聲說道:“你,出列!”

那人十分慌張,但陛下親自點名也不敢不從,拖着疲憊的雙腿出列。

“你叫什麼名字?籍貫何處?”允熥問道。

“啓稟陛下,學生名叫劉榮寶,河難洛陽人,洛陽衛出身。”他跪下說道。

“竟然站立都站不穩,你有何面目當大明的武將!處以你開除學籍、留校察看的處分!”允熥說道。

“陛下!”他大叫道。開除學籍、留校察看可是僅次於開除的處分。這也罷了,更加關鍵的是,開除學籍、留校察看必須之後一年沒有犯錯誤才能撤銷,但他已經二年級了,沒有一年的時間來撤銷處分了,這代表着他到畢業時都揹着這個處分。

這就導致他不會有畢業證,如果考試合格的話只能得到肄業證,考試不合格做開除處理。他父親又只是一個千戶,這代表着他回到家鄉後除非打仗立功,要不然根本沒有升遷的希望。

他還想求情,講武堂的副校長金純忽然把手按在他肩膀上,自己也跪下說道:“陛下,臣治理講武堂不嚴,請陛下治罪。”

允熥對金純說道:“你又管不到學生平日裡不上課都幹什麼,此事如何能怪到你頭上?快起來吧。”

金純又謝罪一番,才站起來。

這時劉榮寶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不敢繼續說話了。依照允熥的性格,他繼續求情很可能讓允熥一氣之下將他徹底開除。開除學籍、留校察看的處分好歹還有可能得到肄業證,總比開除強。依照大明軍方現在已經形成的規矩,凡是從講武堂被開除的人一輩子甭想當武將了,就連世襲也剝奪掉。

這時允熥也感覺自己雙腿發顫,堅持不下去了,說道:“朕許你們休息一炷香,一炷香後就如同剛纔這樣集合。現在散了吧。”

臺下的學生們大多數也快撐不住了,聽到允熥的話,有些人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將腿伸出來揉;還有人坐到臺階上,見允熥看不到他,脫下鞋和襪子,頓時一股惡臭散發開來。

允熥所在的地方是上風口,自然聞不到惡臭。他此時坐在太師椅上,正和金純說着什麼。

今日是五月初十,允熥在祭拜過爺爺後,又花了幾天時間將出巡滁州積攢的奏摺全部處理完畢,今日來視察講武堂。

允熥一到講武堂,不管學生們在上什麼課,將兩個年級六百名學生全部叫到了操場上。他也不說話,就讓他們這麼站着,足足站了一個時辰。

“陛下,劉榮寶雖然未能達到陛下的要求,但開除學籍、留校察看的處分是不是有點兒過重了?”金純悄聲和允熥求情道。

“朕也是站了一個時辰,他們也站了一個時辰,朕自從繼位已來鍛鍊的時日越來越少,而他們以後是要帶兵打仗的,這個叫做劉榮寶的竟然還沒有朕堅持的時間長!朕給與他開除學籍、留校察看的處分已經很寬容了,絕不能改。”允熥說道。

‘陛下您可以在高臺上隨意行走,他們只能站着,這能一樣麼。’金純腹誹。不過允熥身爲皇帝,剛纔整整一個時辰都沒有坐下,也沒有遮陽,任憑汗水從下巴滴到腳面上,確實很不容易了。

“並且朕看有許多人雖然堅持下來了,但也站立不穩。講武堂的學員竟然就這個身體素質,太差了。”允熥接着說道。

“陛下的意思是,加強他們的身體鍛鍊?”金純問道。

“嗯,”允熥說道:“朕決定了,削減其它的課程時候,每日讓他們跑步,早上半個時辰,伴晚半個時辰,中間不得休息。”

“是,陛下。”金純答應着。

“還有,朕要教給他們齊步走和正步走。”允熥說。

“陛下,何謂齊步走與正步走?”金純問道。

“待會兒你看看就知道了。”允熥說道。

不一會兒,司務長吹響了哨子,一炷香的時間已經到了。所有的學生馬上跑到自己的班級處排好隊;那些剛纔原地坐下的人就方便了,站起來拍拍屁股就行了。

“朕以爲,我大明的軍隊雖然英勇善戰,將蒙元打出了中原,但是軍容軍貌與前代分別不大。我大明的軍人各個都是英勇之人,必須讓人一看就得到百姓的交口讚譽,豈能如同現在這樣?”

“爾等都是我大明軍隊的精英,所以朕今日要訓導你們。”允熥說道。

允熥的話其實並不複雜,但地下站着的這些人都沒聽懂他要說啥。首先軍容軍貌是什麼意思他們就不太懂,後來允熥說‘必須讓人一看就得到百姓的交口讚譽’更是讓他們不能理解。

至少從唐代起,在府兵制崩潰、軍隊由職業軍人組成已來,百姓和軍隊的隔閡就產生了;尤其自宋代開始,軍人地位低下,被百姓所歧視;軍官好些,但人們也更加羨慕文官。怎麼可能得到百姓的交口讚譽?

允熥也不管他們是否聽懂了,接着說道:“爲了讓百姓見識到我大明軍人與衆不同的風貌,朕今日要交給你們齊步走和正步走。”

他說完,親自演示了一把什麼叫做齊步走,什麼叫做正步走。他還讓自己的兩個侍衛演示了一下什麼叫做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

臺下的學生們更加摸不到頭腦:這些動作,就能讓‘百姓見識到我大明軍人與衆不同的風貌’?

允熥也不管他們的反應,吩咐以班級爲單位練習剛纔他和侍衛演示的動作。每個班級派了一個已經學會了這些動作的侍衛作爲教官,教導他們學習正步走和齊步走。

他自己則帶着金純等人來到了副校長的辦公室。他有事情要吩咐他們。

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697章 永問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第972章 又畢業一批第1514章 議論第73章 關於常家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626章 好馬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99章 通知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1514章 議論第629章 檢閱第637章 相模國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第437章 宣府城外的獵戶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1730章 大明也要準備起來了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1061章 決戰——阻攔第287章 巨大的腦補第590章 薛救齊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278章 相第937章 其它第1796章 又有進展第1279章 杭州事番外15:民衆的日子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424章 驚動第95章 一體納糧與攤丁入畝第421章 浮現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617章 榮譽感第247章 鄭國公府第743章 講武堂和過去的麪館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1369章 歐洲的反應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201章 定年號第1660章 巴布納——妄想用騎兵來反擊?做夢吧第467章 幕後臺前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1377章 妹第289章 生擒第291章 家族宴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286章 酒爲媒介第1139章 拼殺與首次上陣第959章 景川侯府與國子監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445章 又一年的臘月二十九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589章 湘王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136章 襲擊將至第1301章 簡化字與標點符號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136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六)第113章 出行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1485章 天文學大發現——周偉三定律(五千字章節)第1817章 大結局第862章 南定——繼續攻城第566章 回京宣旨第1511章 驚訝的敏兒第1313章 準備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343章 安王府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1095章 更加瘋狂的計劃第1275章 三人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