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兩處思量

(前面關於藍家處死三名奴婢報應天府之事略有改動)

允熥下了朝來到乾清宮批答奏摺。當日下午,就有十幾名御史言官上摺子彈劾藍家;並且允熥接到錦衣衛的密報:有更多的官員想要進諫只是摺子尚未擬好。

當天晚上允熥吃飯時還在思考此事,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熙瑤奇怪地問道:“陛下這是怎麼了?朝堂之上發生了什麼大事麼?”

“哎,黃淮提出嚴禁官宦人家蓄養奴婢,這也罷了,但他又提出懲治在京的權貴人家僕役或者子弟不法之事,指名彈劾藍珍。並且彈劾藍珍的第一項罪過就是以誹謗主上爲名擅自處死三名奴婢。”允熥說道。

“咣噹”一聲,允熥轉過頭看去,只見思齊手中的小碗掉到桌子上,將整張桌子都震得顫了顫,還有米粒從碗中跳出來。思齊馬上又拿起飯碗,一旁服侍的宮女趕忙收拾一下。

“擅自處死三名奴婢指得可是……”熙瑤對允熥說,允熥沒等她話說完就點點頭。

“這,”熙瑤說道:“夫君也是知道的,並且那三人也應該處死。”

“可此時朕並不能出面,也不能讓官員知道那三個奴婢是因爲思齊才被處死的。”允熥說道。

現在事情擺到檯面上來了,就必須按照規矩辦。思齊只是非宗室的郡主,依照《大明律》誹謗她罪不當死,所以爲了將思齊摘出來,不能讓大家知道此事與思齊有關;允熥身爲皇帝,更加不能擅自干預。

“至於其他事情,雖然他們犯下的罪過都不大,擱在民間不過是賠償了事,但事情一多就顯得問題嚴重了,況且也對朝廷在百姓中的印象不利。”允熥說道。

“更不必提藍明軒還涉及到了人命官司。”允熥將藍明軒的事情和熙瑤說了說。

熙瑤看了一眼思齊說道:“那些奴僕懲治了就懲治了,藍明軒陛下打算怎麼辦?”

“藍明軒今年才十四歲,又不是親手殺了人,依據《大明律》可以免除流放,朕打算讓藍珍賠償那家人一些錢,然後對藍明軒禁足不許出府。”允熥說道。

“妾馬上派人告知孃家嚴懲違法亂紀的奴僕,綁送至應天府。”熙瑤說道。

飯吃完後,允熥本想回寢殿歇息,但忽然聽一個稚嫩地聲音叫到:“舅舅。”

“思齊?你怎麼沒和敏兒一起回去?”允熥說道。

思齊不答,只是說道:“這次藍家被彈劾處死的那三名奴婢,是因爲思齊被處死的那三人吧?”

“是。”允熥覺得說謊也瞞不過去,就實話實說了。

思齊情緒低落地說道:“是我連累了伯父。”

允熥將她抱起來說道:“怎麼是你連累了藍珍?藍家奴僕不法事這樣多,就是沒有這件事也會被彈劾。”

“但至少不會成爲出頭鳥。”思齊說道。

“那可未必,你想,藍明軒的過失致人自盡,就是這件事也足以讓黃淮首要彈劾藍珍了,沒有你這件事也一樣。”允熥說道。

思齊想了想,覺得允熥說的有道理,但情緒還有些低落。允熥連聲安慰她才讓她好一些。

……

……

藍珍下了早朝也不敢馬上回家,這樣的敏感時刻萬事都需小心,來到五軍都督府忙碌了一天後伴晚時分纔回家。

他一進家門就對管家說道:“把陳氏和明軒叫過來!”管家見他面色不渝,不敢耽擱馬上去找陳氏了。

陳氏有些納悶的來到大廳,尚未說話就聽藍珍罵道:“你這個家是怎麼當得!”

“這又怎麼了?”陳氏問道。

“你還問怎麼了?今日黃淮請陛下嚴懲權貴奴僕和子弟違法之事,指名彈劾咱們家,說咱們家奴僕違法之事最多。”藍珍說道。

正說着,藍明軒走了進來。藍珍馬上對他說道:“跪下!”

藍明軒身子一顫,跪在地上。

陳氏走過去扶着兒子,對藍珍說道:“這麼嚴厲的對兒子幹什麼。”

“你還護着他,你知道他幹了什麼事麼!臘月二十四日,帶着奴僕強搶他人的古玩。”藍珍說道。

“這也算不得什麼。”陳氏小聲嘀咕道。

藍珍沒聽到她的嘀咕,接着說道:“結果被搶了古玩的人想不開,大年三十自盡了。”

“今日早朝時此時被捅出來,我可是顏面盡失。”

“這,”陳氏也有些驚慌:“不會讓明軒去蹲大獄或者流放吧。”

她也是勳貴家的人,父親當年被朱元璋加封爲伯。雖然後來被算作胡惟庸餘黨削去了爵位也沒什麼勢力了,但她畢竟有過見識,知道這樣的事情可大可小,全看陛下的意思和朝堂之上的輿論。若是輿論很不妙皇帝又不護着,處置起來怎麼嚴厲都有可能。

“思齊不是在宮裡很得寵麼,求求思齊在陛下面前爲他哥哥說幾句好話。”

“這事用不到求思齊美言,陛下還是會保藍明軒的,他又不是親手傷了殺了人。”藍珍說道。

“可藍明軒現在就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將來還不發展到敢當街殺人!那怎麼得了!”藍珍說道。

陳氏聽到藍明軒不會有什麼事情,略略寬心,又聽到藍珍的後一句話,說道:“老爺教訓的是,我治家是有些疏漏,請老爺責罰。”

“一定要教會奴僕們不要仗勢欺人,必須遵守《大明律》。這次等應天府的那些案子都了結後,府裡剩餘品行不好的下人也一律逐出府,並且削減府裡奴僕的人數,在百人之內。”

“還有明軒,你看你都將他教導成什麼樣了!”藍珍越想越是生氣:“不能讓他在內宅廝混了,我要將他扔到衛所裡面摔打摔打。”

“老爺,明軒才十四歲。”陳氏說道。

“當年先父十四歲跟隨舅父就南征北戰了。我意已決,不必多言。”藍珍說道。

陳氏不敢反駁,只能答應。

藍珍又馬上吩咐將今日已經知道有違法之事的下人抓起來。他此時不敢打板子,下令每人抽十個嘴巴子,捆了扔到柴房準備移交給應天府。

第1002章 出馬(補昨日欠更)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313章 花英與徐家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828章 多邦城——調兵第299章 人物太多好難選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725章 探望和兩蒙古人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948章 籠絡侍衛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696章 孩子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851章 忘了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1673章 三日後第100章 後續第406章 德州之戰——預料不到的意外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襲營第327章 在講武堂聽到兩事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1136章 上陣第694章 滇緬的詢問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1763章 現代科學體系的建立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1699章 理番院迎來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頭兒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1109章 伊吾慶功宴——爲什麼厚賞第503章 公佈改革第40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允熥及其他第645章 鐵紀鐵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596章 瞭解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1365章 誰決定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63章 舊的結束第667章 攻緬——受卓蒲勃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464章 前高後允第487章 再次出發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007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下)第586章 五皇子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66章 新一年第52章 ……陰謀——搏第1784章 工業時代——搗毀機器運動第1361章 流淚的樹第1192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神使第467章 幕後臺前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698章 說湘王第986章 抱怨的目的何在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537章 盤算與算數第893章 朱贊儀的事情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584章 奴僕第1688章 商議與後患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670章 攻緬——殺第206章 目的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1526章 剝奪股份第1529章 小武則天第110章 見藍珍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404章 目眥盡裂發盡上指冠第1089章 血色(一)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1477章 新的左相第955章 來到乾清宮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