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蓄養奴僕

大明的早朝每天早上辰時初開始,換算成小時就是早上七點。按說早上七點也不算太早,可他們還要從住所趕到皇宮,再慢慢走到奉天殿外,相當於一個住在順義的每天去北平市中心上班,其中有很長一段路必須步行,並且上班時間不是九點而是七點。如果是冬天還下着雪,那感覺就太酸爽了。

允熥當然也知道官員們的痛苦,所以今日上朝以後宣佈:“衆位愛卿每日上朝,……,苦甚,從明日起,早朝推遲至辰時中。”

允熥的這道旨意贏得了所有官員的一片讚頌之聲,紛紛頌揚允熥“體恤朝臣。”就連古板的儒臣也不提什麼‘祖制’了——實在是早起上朝太痛苦了,尤其是冬天。

允熥當然不會僅僅只宣佈這一道詔書。他這些天雖然每日都陪着熙瑤在屋內走一走、說說話,卻也在思考朝中大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詔命各府、直隸州及同郭縣,仿效應天府、杭州府廢除胥吏,改設警察,設置相應官員。明日下發《應天杭州二府改制錄》,供各地官員效仿實行,欽此。”

《應天杭州二府改制錄》就是允熥讓練子寧、胡廣、夏原吉、黃淮等人編寫的改制經驗,允熥彙總後編成了這本書。這在大明朝非常正常,當年朱元璋就編寫過如何當一個合格地方官的‘傻瓜教程’,只要所有的地方官都按照朱元璋的傻瓜教程做事就毫無問題,只可惜不是每個地方官都是工作狂。

允熥打算基於現在大多數地方官的實際工作時間來編寫新的傻瓜教程,正在組織久任地方官的人將自己的工作日常寫下來以供參考。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下各府依照城池大小增設推官之職,管轄警察,欽此。”

通判是正六品,允熥發現之前以通判與縣尉並列管理警察級別太高了,所以改爲七品的推官。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詔令天下各縣設立縣尉,主管刑獄、司法之事,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任命夏原吉爲西安知府,加參政銜,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全國所有府州縣城池,除發生兵禍、水旱災害等情況外,禁止接納流民、乞丐,如有這類人等一律流放邊疆。”

這個時代的流民和乞丐還不多,地方政府應該還能管得住,要是明代後期的皇帝突然下發這麼一道旨意,要麼被地方官忽視,要麼大明的江山就不穩當了。

允熥又一連下了五道旨意,大臣們也見怪不怪了:對於一個第一天上朝就下發五道旨意的皇帝來說這非常正常。

並且大多數旨意都是順理成章之事大家早有預料,只有夏原吉忽然被任命爲西安知府讓人摸不到頭腦,不過和大多數人也無關,大家也就不費腦思考了。

早朝第一天,大多數人都不會有什麼事情需要奏報,所以允熥下達了這幾道旨意後也就沒什麼事情,宣佈下朝了。

第二天十七日也是一樣,允熥又宣佈了幾道旨意,在官員們看來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也沒人在意。

第三天允熥沒有宣佈旨意,大家本以爲今日不會發生什麼事情,正打算聽過‘退朝’兩個字就做鳥獸散時,忽然聽到應天府尹黃淮站出來說道:“臣有本奏。”

大家的目光紛紛轉向黃淮。其實今日早上注意到黃淮來上早朝的人就覺得有些不對:應天府尹雖然是京官,但也是地方官,除大朝會外不必上朝。他既然上朝定然是有話要說。

果然,黃淮大聲說道:“陛下,先帝在《大明律》中明言有規,禁止官宦人家蓄養奴婢,然今京城權貴人家多蓄養數十甚至上百名奴婢,臣請陛下嚴厲執行此條律,懲治京中違反條律的人家。”

允熥說道:“朕知曉了,蹇義。”

“臣在。”蹇義出列說道。

“詔令都察院派出現在京城且下月沒有職司的御史覈查,命令蓄養奴婢的人家將奴婢放歸本籍。”允熥說道。

蓄養奴婢之事在這個年代是無法禁止的,朱元璋都沒能完全禁止,允熥就更不可能了。不過既然有人提出來了,打幾隻出頭鳥警告一下。

蹇義應諾,退回原位置。

允熥正要吩咐黃淮和御史配合一下打出頭鳥,可黃淮突然又說道:“臣還有本奏。”

“臘月二十五日,臣在應天府衙聽分管中城警察分暑的通判報到,樑國公府打死了三名奴婢,還要讓我應天府將這三名奴婢的家人流放至西北。臣細細詢問得知,這三人是因爲誹謗主上被打死的,審問被打死之人的家人也得知緣故確實如此。”

“陛下,臣翻閱《大明律》數遍,未曾看到《大明律》中規定僱傭了百姓的人家可以誹謗主上爲名處死奴婢。”

“更何況即使奴婢本人有罪,這樣的罪過也不至於連累家人,樑國公府將他們逐出府邸臣管不到也無話可說,但要將他們流放到西北更加違背了《大明律》。”

“臣請陛下處置樑國公兩次違背《大明律》之事。”

“況且臣自建業元年就任上元知縣已來,樑國公府奴僕多有違法之事,且京中百姓畏懼樑國公府的權勢不願出首相告,臣多方搜尋才找到了願意出首狀告樑國公府之人。其中有事情涉及到了樑國公長子藍明軒,臣不敢擅自決定,請陛下處置。”

彈劾樑國公府?在場的官員紛紛交頭接耳起來。誰不知道藍玉的二兒子藍璉爲允熥而死?誰不知道藍思齊養在宮中比正牌的郡主還受寵?誰不知道現任樑國公藍珍很有用兵打仗之能所以很受陛下重用?

“黃淮要請陛下懲治在京的權貴也就罷了,估計是因爲京城權貴違法之事太多忍不住了。但怎麼選擇針對藍家?”

“哎,藍家的奴僕確實儀仗藍家的勢力多有橫行不法的,雖然都不是什麼大事,低價強買,欺負百姓,但自從陛下設立巡警已來這些瑣碎事情巡警也都管;他們雖然不敢管藍家的人,但總會將事情奏報上官,估計黃淮見到的藍家不法之事最多所以選擇了藍家。”

藍珍此時頗爲懵逼。他平時並不管家,不知道自己家的奴僕在京城仗勢欺人之事最多,此時頗爲莫名。

不過既然黃淮如此進諫那就絕不可能是空穴來風,自家的奴僕甚至自己的兒子藍明軒確實有不法之事。他趕忙出列說道:“陛下,臣家中奴僕不法,臣回去後定當細究後嚴懲,請陛下恕臣治家不嚴之罪。”

“至於臣的長子不法之事,臣亦會嚴懲,請陛下以八議之條免除臣之長子的刑罰,臣願意十倍賠償百姓的損失。”

允熥還未說話,黃淮說道:“樑國公,你可知令郎所犯何事?因爲看上了一件古董,但那家不願意割愛,就讓奴僕強搶回家。並且被搶古董之人氣不過已經自盡身亡了。”

“他們自盡的時候就是大年三十,本來喜慶的日子自盡身亡,何其悲哉。”

在場衆人大譁。按說自盡那人是自殺,雖然起因是被搶了東西,但畢竟不是被殺,現代法律或許會重一點但仍舊會在搶劫罪的量刑範圍內;可古代的刑罰更加在乎人情,搶劫導致他人自殺會按照接近殺人罪判罰。

允熥也躊躇起來。八議之條是從曹魏開始正式列入刑法的條例,就是有八種人小罪可以直接赦免,大罪需要由皇帝定罪。允熥本以爲涉及藍明軒本人的罪過都不大,可以直接赦免;但此時聽到黃淮的這句話後,就不好直接赦免了。

又想了一會兒,允熥說道:“既然如此,責令應天府將案情審問清楚後奏報於朕。藍明軒身爲國公長子,由樑國公府的管家代替至應天府過堂。”

“責令樑國公藍珍整頓家風,但不得擅自對僕役過重處罰,待應天府將府內奴僕違法亂紀之事審問清楚後,樑國公府將涉及的僕役交由應天府治罪。”

“待案犯都治罪後,樑國公府不許蓄養奴婢,全部發還身家改爲簽訂契約的傭人。”

藍玉馬上說道:“臣遵旨。”他感覺情況不妙,允熥的處置十分公正,忙答應下來。

黃淮自然也沒什麼其它的話好說,躬身領旨。

允熥又說道:“不僅是樑國公府,其餘人家不論是勳貴還是在朝的高官,若是下人、子弟有不法之事,同樣一律嚴懲。”

黃淮再次領旨。

然後允熥馬上宣佈退朝。他很怕有什麼言官現場再進諫,直接退走。

不出他所料有兩名御史頗有想當場進諫的慾望,但只能望着允熥的背影突然嘆息幾聲後回去寫奏摺了。

========================

感謝書友菜園上的菜菜、這尼瑪竟然的打賞。

第372章 燕周浙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第252章 四個女孩兒一臺戲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479章 科舉(完)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諾第722章 不約而同——城外的襲擊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9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881章 一件藏頭露尾的事情第135章 宣府第1747章 答應索菲亞與陛下的密旨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201章 定年號第1475章 恭賀第590章 薛救齊第1260章 五城學堂講課第1539章 答應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297章 命婦第705章 大事件的開端第777章 解惑(二)第1720章 退休第1804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作爲晚輩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1418章 蕭卓說第1312章 船與人到京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1365章 誰決定第1749章 如何勸說阿方索同意水師助戰第1443章 對歐洲的謀劃—熱那亞的解釋和原因第247章 鄭國公府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208章 用方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525章 促商二旨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68章 四名太監第1285章 兩個想要的技術第467章 幕後臺前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666章 攻緬——投降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172章 投奔第1191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襲營第1369章 歐洲的反應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849章 僞軍第360章 發兵濟南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559章 入城第611章 馬匹與徐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56章 ……陰謀——重點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1157章 追與逃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008章 額爾齊斯河與甘州第685章 對蒙第945章 在兩衛所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1029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危急的局勢第302章 嚮導第1174章 插入第1181章 軍與監第267章 腦抽(補週六欠章)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壞消息第1526章 剝奪股份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1058章 最終決戰——真正的目的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563章 杭州商戶第1136章 上陣第1531章 產業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1467章 遲遲未到第79章 下鄉進村番外15:民衆的日子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